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5 17:22

  本文关键词: 古代肖像画 瓷板肖像画 关系 出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都是用来记录人的容貌特征的肖像画形态。他们两者之间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却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肖像画发展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考察,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为完整理解瓷板肖像画的由来和特征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古代肖像画的发展史和艺术特征作的梳理,指出古代肖像画的发展史是一部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并且逐渐走向民间化的历史。同时,从对肖像画艺术特征的分析中指出,古代肖像画的发展也具有从平面的造型手法到立体光影的造型手法的艺术特征的发展史。第二部分是对瓷板肖像画的发展史和艺术特征作的梳理,将瓷板肖像画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期,并具体分析了各时期代表人的艺术作品的特征。第三部分是对两者间的关系作的比较性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本文的重点。文章具体从五大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肖像画属性的比较,指出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都属于民间肖像画,民间纸本炭精像流行于全国各地,而瓷板肖像画则在江西一枝独秀;容像类表现题材的比较,指出古代容画的构图多样,而瓷板肖像的构图单一;九宫格造型方法的比较,指出两者共同使用九宫格的原理造型,所不同的是古代肖像画使用九宫格线而瓷板肖像画使用九宫格格线板;肖像画笔法的比较,指出两者在肖像画骨法的评价理念上是一致的,而古代肖像画的笔法偏线条性而瓷板肖像画的笔法偏体面的强调;肖像画设色的比较,指出两者的设色都遵循传统中国画固有色的设色理念,而在具体的设色材料和手法上,比较了两者的不同。
[Abstract]:Ancient portraits and porcelain portraits are both used to record human features of the portrait form.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But it constitutes a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rtrai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or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rcelain portrai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i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portraits and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istory of ancient portrait painting is a history that is independent from figure painting and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folk.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trait pai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portraits also ha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rtistic features from plane modeling techniques to stereoscopic light and shadow modeling techniques. The second part is to comb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celain portraits.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porcelain portraits is divided into st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art in each period are analyzed concretely.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e article specifically from the five point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comparison of the attributes of portraits, pointing out that ancient portraits and porcelain portraits belong to folk portraits. Folk paper charcoal is popular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porcelain portraits are unique in Jiangxi; The comparison of the subject matter shows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ancient portraits is diverse, while the composition of porcelain portraits is single. Comparing the methods of H5 home page modeling,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both of them use H5 home page's principle modeling together.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ancient portraits used H5 home page lines and the porcelain portraits used H5 home page grid boards. The comparison of portrait painting method points out that both of them are consistent in the evaluation idea of portrait painting bone method, while the ancient portrait painting stroke method is more line and porcelain plate portrait painting stroke method is more respectable; The comparison of color setting in portrait painting points out that both of them follow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herent colo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compared in the concrete material and technique of color setting.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禹旺;;瓷板“扩张”后的无名英雄观[J];陶瓷研究;2010年04期

2 盛广炎;圆了彩色梦[J];老区建设;1994年06期

3 肖振松;邓碧珊的艺术生涯[J];景德镇陶瓷;2004年01期

4 汤伟建;珍稀的黄花梨嵌瓷屏风[J];艺术市场;2004年08期

5 吴建中;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张松茂《三顾茅庐》雪景瓷板画评介[J];景德镇陶瓷;2005年01期

6 高晓然;;瓷板上的“游世绘”——故宫陶瓷资料整理中发现的康熙瓷板画[J];紫禁城;2006年03期

7 蔡国声;;汪棣加官晋爵粉彩瓷板[J];检察风云;2006年21期

8 王健华;;乾隆墨彩书折式御题诗耕织图瓷板[J];紫禁城;2007年07期

9 高晓然;;瓷坛妙手绘丹青——故宫收藏瓷板画管窥[J];南方文物;2008年03期

10 赵磊;;至言至理 遗教后世 记朱柏庐与他的治家格言瓷板[J];收藏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君;;多元时代的多元标准——中国画评论标准之我见[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育宁;汤晓芳;;山嘴沟西夏壁画探析[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3 章彬辉;;闽西客家书画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之探讨[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4 盖克;;美术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5 栾承素;;试谈装裱旧画中的揭旧、全色、配料问题[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6 卢梅英;;浅析绘画作品市场化对任伯年的影响[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温惠清;顾怡萍;;瓷板幕墙与聚氨甲酸酯外墙保温系统一体式施工工艺[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8 张富华;;浅论清代少数民族词人改琦的题画词[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9 李延声;;十年一梦 再铸国魂——从“正气篇人物画”到“魂系山河画卷”[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10 陈争鸣;;中国古代绘画“形神”论与新闻摄影[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民;大型瓷板画《景德瓷韵》[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一文;于奇幻处觅深意[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何辉;情系高原[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贾德江;中国写意人物画的一面旗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曾景祥;情深意切 色润水丰[N];湖南日报;2001年

6 王犁;任伯年与“浙派”人物画[N];美术报;2001年

7 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 吴山明;“浙派”人物画的当代进程[N];美术报;2001年

8 王平 王犁;人物画发展不能淡化传统[N];美术报;2004年

9 马鸿增(江苏);美在厚朴纯真[N];人民代表报;2002年

10 林墉;怀念方人定先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虎;康雍乾三朝宫廷绘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惠东;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5 赵岩;明清西洋风绘画研究(1579-1840)[D];东南大学;2006年

6 黄欢;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范建华;吕凤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郑庆余;范曾简笔泼墨人物艺术探研[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张见;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哲;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关系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平平;明代肖像画与16世纪欧洲肖像画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道香;明清肖像画的发展及影响[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4 胡晓璐;中国清代肖像画的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曹树玲;明代帝王肖像文化艺术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智;用古人于新意,以我法造天地[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7 陈雅淇;莫里索肖像画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元芳;曾鲸、任伯年的肖像画风格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9 董岩;油画肖像画肌理运用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魏全儒;任伯年肖像画的艺术特色[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463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463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