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之境:巴尔特符号学的意指延伸与北宋山水画的境界升华
本文关键词: 巴尔特 皮尔斯 现代符号学 文化批评家 整一性 范宽 文化阐释 郭熙 画中 爱森斯坦 出处:《美术观察》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本文将巴尔特符号学的意指延伸概念引入北宋山水画研究,实与索绪尔符号学及皮尔斯符号学相关。在论述符号之"音一词一物"间的内在关系时,索绪尔言及一个符号的所指可以转化为下一个符号的能指,与此相似,皮尔斯的"阐释项"也可以是前一个符号的所指和下一个符号的能指。如此这般,符号的意指过程得以延伸。遗憾的是,作为现代符号学的两大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既未进一步阐述意指延伸的问题,也未将这一理论概念付诸符号研究的实践,到了20世纪中期,由于罗兰·巴尔特(1915一1980)等法国文化批评家们的努力,符号的意指过程在文化阐释中得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xtension of Barter's semiotic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udy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is related to Saussure's semiotics and Pierce's semiotics. Saussure's reference to a symbol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signifier of the next symbol. Similarly, Pierce's "explanatory term" can also be the signifier of the previous symbol and the next symbol. Unfortunately, as the two founders of modern semiotics, Saussure and Pierce have neither further elaborated on the extension of meaning nor put this theoretical concept into the practice of symbolic research. By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French cultural critics, such as Loran Bartlett, 1915-1980), the process of signifying the meaning of symbols had gained its place in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文理学院;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卫宁;;抵抗的语言与语言的抵抗——罗兰·巴尔特的写作观评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李槿山;巴尔特死后[J];法国研究;1996年02期
3 于莉;穿越符号的密林──读巴尔特的《神话集》[J];法国研究;1996年02期
4 闻树国;;邂逅巴尔特[J];艺术广角;1997年03期
5 禾刀;;触摸被严格规制的僵硬时代——读罗兰·巴尔特的《中国行日记》[J];生活教育;2012年09期
6 项晓敏;对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再读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陈伟;;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8 Л·科兹洛夫 ,远婴;理论家及其研究对象[J];当代电影;1989年02期
9 易江;;罗兰、巴尔特的语言哲学[J];法国研究;1990年02期
10 顾建光;巴尔特文学批评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荆晶;新软件让视频也能“PS”[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卫东;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金柱;罗兰·巴尔特中性思想探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蔡洞峰;语言乌托邦与人的自由[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02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0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