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画家个性演绎下的绘画创作

发布时间:2018-02-28 14:07

  本文关键词: 画家个性 创作内容 个性化创作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当代这色彩纷呈的世界,思想和个性都极度开放,各种各样的前卫艺术,后现代艺术等各种艺术流派纷纷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性绘画日渐增多,导致很多艺术创作者逐渐迷失在其中,出现了“人云亦云”的想法及行动,缺失了绘画的创作精神与个性,背离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意义。甚至许多画家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会迷失自我,忽略自己的个性,放弃社会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体验和灵感,一味追求、表现与自己的灵魂相去甚远的事物,而在画面上却丢了“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研究画家的个性与绘画创作的关系及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个性的成因及含义出发,分析画家个性与作品及内容的关系,论证个性决定内容、内容反映个性这种相辅相成的必然关系。然后从具象、抽象、意象三个不同绘画方向解释个性化创作的表现形式。油画传入我国才近百年,但却由于地域及人文的因素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许多与西方不同的风格面貌。绘画艺术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多样性,画家的独创意识逐渐增强,优秀的创作者们在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中,对于自己作品中个性化的追求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语言,增强了作品独创性的价值,也赋予了艺术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在当下,不论中西,不论民族,不论地域,任何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绘画领域还是音乐领域,亦或是文学艺术,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又是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有意味的艺术形式。 国内外文化相互交融,产生碰撞,无疑会对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产生影响,但创作者们绝对不会因此而拒绝把自己独特的个性化因素抛除在作品之外。时代、民族、阶级和地域不同,造就出的画家也是不同的。来自于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影响并形成了各种性格的画家,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都融入了自己的情绪、思想,形成了有个性的审美思维和创作,,这就是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不同感觉的形形色色的作品:有孤独寂寞、有欢乐悲伤……,而我亦然。
[Abstract]:In this colorful contemporary world, ideas and personalities are extremely open. Various art schools, such as avant-garde art, post-modern art, and so on, are emerging, and various kinds of expressive paintings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As a result, many art creator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way in it, resulting in the idea and action of "following others" and lacking the creative spirit and individuality of painting. It deviates from the meaning that works exist as an art. Even many painters often lose themselves for their own benefit, ignore their own individuality, give up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brought to them by social life, and blindly pursue, In this ca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between the artist's personality and painting cre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ause and meaning of individ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s personality and his works and content, and proves that personality determines the content, and the content reflects the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and then from the concrete, abstract, abstract, The thre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imagery explain the manifes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creation. Oil painting has only been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fo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However, due to regional and humanistic factors, many different styles have been formed in China. Painting art has strong compatibility and diversity, and painters' original consciousness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In the bl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outstanding creators enrich the artistic language of painting, enhance the value of originality, and endow the art works with fresh vitality. In the present, regardles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regardless of the nationality, no matter the region, any artist's work, whether in the field of painting or music, or literature and art, the works created by the author have profound connotations. Also has its own unique personality, has the artistic form which has the meaning.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blending and collis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e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artist's creative form, but the creators will never refuse to leave their unique individualized factors out of their works. Different classes and regions make different painters. The pressure from society and life influences and forms the artists of all kinds of person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eir works, the painters incorporate their own emotions and thoughts. So we see a variety of works of different feelings: loneliness and loneliness, joy and sadness, and so I am.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8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9 庄英邦;;浅论舞蹈中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杨芳;;谷文达和中国当代抽象水墨艺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10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木子;装饰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7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47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