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辽代墓室人物画的情节性与故事性
本文选题:辽代墓室壁画 切入点:人物画 出处:《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辽代由于资料记载的匮乏,使辽代传世的文化、艺术作品极其稀少,随着考古的发现,一定规模的辽代墓室壁画以其独具神秘的色彩逐渐填补了辽代文史资料的空缺。在艺术领域,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辽代传世绘画作品稀缺的遗憾。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上承唐宋下启金元,绘画艺术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传承特色,尤其在辽代墓室人物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性与情节性成为辽代墓室绘画的一大特色,值得当今艺术创作者对画面生命力的探索。此选题主要选择辽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墓葬人物画进行分析。通过对辽代墓室中人物画的绘制位置、身份象征、构图特点和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发掘辽代墓室人物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从而捕捉辽代墓室人物画的绘画特色,同时希望能对现代中国画人物的创作提供一些新的探索空间和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简要介绍本选题所涉及到的关于辽代墓室壁画的概况、墓室人物画的概况以及本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唐宋人物画对辽代墓室人物画的影响。第三章:分别从契丹墓和汉墓两个族别墓葬人物画的绘制位置、身份象征、构图特点和故事内容对辽代墓室人物画的情节性和故事性进行探索。第四章:浅析辽代墓室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第五章:辽代墓室人物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对当今中国画创作的思考。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records in Liao Dynasty,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works passed down in Liao Dynasty were extremely rare. With the discovery of archaeology, The murals of Liao Dynasty tombs of a certain scale have gradually filled the vacancy of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Liao Dynasty with their unique and mysterious colors. In the field of art, they also make up for the regret of the scarcity of painting works handed down in Liao Dynasty to a certain exten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and from the Jin Dynasty to the Yuan Dynasty, the painting art also showed unique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Liao Dynasty tomb room figure painting, the story and plot became a major feature of the Liao Dynasty tomb painting. It is worth exploring the vitality of the painting by art creators today. This topic mainly selects the representative tomb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Liao Dynasty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drawing position, the status symbol of the figure painting in the tomb room of the Liao Dynasty,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ory content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story and plot of the portrait painting in the tomb room of Liao Dynasty, so as to capture the pain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trait painting in the tomb room of the Liao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I hope to provide some new exploration space and basis for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s. The main analysis is as follows: chapter on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urals of the tomb room of Liao Dynasty.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eadroom figure painting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is topic, Chapter two: the influenc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figure painting on Liao Dynasty Tomb Room figure painting. Chapter three: from Qidan Tomb and Han Tomb, draw the position, status symbol, respectively, from Qidan Tomb and Han Tomb. Chapter 4th: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trait painting in the tomb of Liao dynasty. Chapter 5th: the story and plot of portrait painting in the tomb room of Liao dynasty. Chapter 4th: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trait painting in tomb room of Liao dynasty. Chapter 5th: the story and plot of portrait painting in tomb room of Liao dynasty. Reflections o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芦海娇;;中国辽代古墓出土的木版画[J];艺术研究;2006年04期
2 黄震云;;辽代法令考[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3 王龙;;辽代的佛教与阅读[J];阴山学刊;2010年06期
4 张敏;;辽代公主及其封赏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靳玲;;辽代史学的“资治”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肖忠纯;;辽代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衰演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许凯;;辽代佛塔建筑的历史成就[J];兰台世界;2013年07期
8 刘兴亮;闫兴潘;;从辽代窖藏看辽代货币制度的几个问题[J];兰台世界;2013年21期
9 靳玲;;辽代政治与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谭学纯;也谈“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J];汉语学习;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黄震云;赵明奇;;辽代戏剧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黄俐君;叶水芬;;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国田;辽代雕花木弓囊[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孙玉洁;叱咤风云二百年 辽代文明再惊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黄震云;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杨铁男;辽代娱乐活动的珍贵资料[N];朝阳日报;2008年
5 刘宝林;辽上京博物馆征集到罕见辽代残碑[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富;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现两处辽代窖藏[N];赤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凤军;辽代文化:沈阳特色文化的“金矿”[N];沈阳日报;2011年
8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孙黎;融合与互补:辽代文学论[N];吉林日报;2003年
10 邱宏;辽代沈阳叫“沈州” 辽代“后族”葬法库[N];沈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彩霞;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D];山东大学;2014年
5 王旭东;辽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何莲;辽代墓葬出土铜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关翔宇;辽代墓志生肖纹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张倩;辽代契丹族女性首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兵;辽代带具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6 付智健;辽代医巫闾地区社会发展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7 陈天宇;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8 靳运洁;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功远;辽代驸马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兰中英;辽西地区辽代佛塔艺术考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59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5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