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中个性化语言的探索
本文选题:绘画语言 切入点:个性化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当前艺术空前繁荣的大环境下,有些艺术家会产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的状态,忽略了艺术情感的积累和审美体验的历练,失去了面对自然应该去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创作精神,越来越多的作品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左顾右盼的感觉。没有真正的努力的去探索自己的个性化的风格语言。像吴冠中说的:“在作品中按不到作者的脉搏,,不管具象、抽象、工笔、写意……都涉及到创作动机的纯正与虚伪、感情是否真挚的艺术本质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凝聚自己的艺术观念、审美意识、真挚情感构成我们独特地绘画艺术中个性化语言。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在创造绘画个性化语言时,我们要首先理解其中最基本的绘画语言细胞,包括造型、色彩、笔触。技法和肌理等。第二、三部分,也是本文重点介绍的部分,讲绘画艺术中个性化创作与独特地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分别从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三部分,讲个性化语言具有时代性—“笔墨随当代”,绘画艺术个性化语言在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中的表现与探索。第四部分,讲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资源:传统的吸收与创新。第五部分,讲绘画艺术个性化语言探索对当代绘画艺术多元开放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In the present environment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of art, some artists will have a state of impetuous attitude, quick achievement and instant profit, ignoring the accumulation of artistic emo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Without the creative spirit of combining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the face of nature, more and more works will give people a sense of deja vu. No real effort to explore his own personalized style of language. As Wu Guanzhong said: "the author's pulse in the work, regardless of concrete, abstract, meticulous style, Freehand brushwork. Both involve the artistic essence of pure and hypocritical creative motives and whether feelings are sincere. "in the face of this kind of situation, we should concentrate our own artistic concept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he said. Sincere feelings constitute our unique painting art in the personalized languag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language of painting, including modeling, color, strokes, techniques and texture.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 It tal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ized creation and uniqu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n painting art. It is embodi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aesthetic emotion and aesthetic imagination respectively. Part three, Speaking individualized langu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painting with the contemporary", painting art personalized language in modernist art style performance and exploration. 4th part, Speaking of the resources we can learn from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traditional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Part 5t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ainting art to explore the individualized language of painting ar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吴家荣;作家审美心态特征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刘锋杰;;论中国当代的创作个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钟杰;韩晶;;机器美学对建筑材料、结构观念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洪拓青;;风景油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于鹏远;;奥哈拉诗歌《与他们一步之遥》中的“死亡”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9 原春鸣;;论绘画色彩的情感表现[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梅向东;张恨水的“四不像”与其通俗文艺范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婧;;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发展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吴晓;;辛笛诗歌的意象系列及其外在美感——辛笛诗歌意象艺术谈之一[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5 张磊;沈科进;;色彩调和理论探究[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6 郭进华;;剑川木雕格子门装饰图案审美——以朱柳村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7 李成龙;秦小幰;;室内色彩与空间[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8 祁志祥;;美在适性:关于“美”的实质的全新解读[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9 徐岱;;回归哲学的美学——论审美学的知识形态[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10 林祥征;;《诗经》名物研究的新境界、活学问——读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4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玄巍;木版画的刀法与表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杨涛;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天津大学;2012年
8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华;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10 张乐;印度湿婆造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晶;具象绘画的抽象意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欣妍;论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版画创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雷群;欧洲中世纪圣像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7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1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