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码制版技术在丝网版画创作中的语言植入
本文选题:数码技术 切入点:形式语言 出处:《吉林艺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数字技术普及的21世纪,作为脱胎于工业印刷的版画拥有了革命性的进化,但这进化却带来了更多的迷惘,如何保留版画强烈的语言特征?如何让新技术使新版画的表现力更具魅力?在强大的数码技术来临时,人的因素需要与工具进行怎样的重新定位,以确立艺术与技术元素在创作行为间的合理关系,成为从事与数码技术相关的版画作者们最首要的问题。 全新的工具和技术如何将人的绘画能力进行合理承载,是提高创作质量和创作效率的关键,但这涉及到版画的形式语言发展规律、表现特征、技术工艺和视觉价值等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找到版画的美感基因,才能找出对应的形式作为视觉内核的外延。对完整物像的抽象化表现,对物像的某种元素进行凝练,使之更加直接的在画面中体现出作者的精神指向;用特定的色彩和造型在画面上营造出视觉涡流及种种运动效应是绘画者的修养体现,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痕迹去承载这些主观的物化形象,是绘画的根本目的,所以,,新技术带来的只是更加宽广的辅助平台,只是存在如何植入、植入什么的问题。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when digital technology is popularized, printmaking, born out of industrial printing, has had a revolutionary evolution, but this evolution has brought more confusion. How to retain the strong language features of printmaking? How can the new technology make the expression of the new paintings more attractive? When the powerful digital technology comes, the human factor needs to reposition with the tool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ic and techn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creative behavior, an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printmakers engaged in digital technology.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reation that the new tools and techniques can carry out the ra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of human painting, but this involves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langua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ression of printmaking. In order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form as the extension of the visual core, the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mplete object, the condensing of some element of the image, can be found from these problems. Make it more direct in the picture to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author, with specific colors and shapes on the screen to create a visual eddy and all kinds of motion effect is the self-cultivation of the painter, What kind of technical means and traces to carry these subjective materialized images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painting. Therefore, the new technology only brings a broader auxiliary platform, but there are problems of how to implant and what to implan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凤阁,李树勤,易英;郑忠丝网版画三人谈[J];文艺研究;2000年03期
2 范迪安;张桂林的丝网版画[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首届中国丝网版画展将在北京举行[J];美术;2001年05期
4 帅斌;丝网版画创作随感[J];丝网印刷;2001年05期
5 罗思德;丝网版画技法(连载之三)[J];艺术探索;2001年01期
6 罗思德;丝网版画技法(连载之四)[J];艺术探索;2001年02期
7 常勇;丝网版画色彩设计与表现[J];齐鲁艺苑;2002年04期
8 田辉龙,王东;数码技术在丝网版画创作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林德雄;汕头大学艺术学院林德雄老师丝网版画作品《小主人》[J];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代大权;汕头大学艺术学院林德雄老师丝网版画《钥匙》荣获“第八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金奖[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洪声;;松江农民丝网版画的形成和趋向问题探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毕武英;一场关于丝网版画的争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应天齐;丝网版画与印刷复制品问题辨析[N];美术报;2008年
3 王颖斐;从乡间田头走来的农民画家[N];东方城乡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若楷 张伟 李子木 杜一娜;艺术品印刷:期待焕发第二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斐翔;“印刷品”也能兴风作浪[N];中国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吴艳;再现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发掘随意涂抹之中的深意[N];北京商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峻岭;丝网版画语言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2 张又立;丝网版画的发展考证及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D];四川大学;2005年
3 米杰;现代设计色彩与丝网版画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李扬;丝网版画艺术象征性语言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5 熊鹰;丝网版画创作中色彩叠加语言的运用及分析[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6 毛飞星;丝网版画创作中符号化语言的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7 刘s
本文编号:1666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66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