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开拓——广西题材美术创作对于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的价值
本文选题:艺术地理学 切入点:广西题材绘画 出处:《美术》2017年05期
【摘要】:中国美术现代性拓展既来自于对西方美术的引进,也来自于中国社会变革所提供人文思想的支撑,而这两者最终都通过特定的地域风貌与人文形象而着床,从而使之成为中国美术现代性变革与演进的承载体。本文通过"作为山水画现代性拓展载体的漓江山水"、"多民族形象创造了清新淳朴的油彩语言"和…亚热带色彩'的南方风景"三个视角,分析了20世纪广西自然环境与多民族文化对于中国美术现代性演进提供的诸种实践与探索,并提出漓江山水、亚热带色彩的南方风景以及多民族文化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确认为具有中国美术现代性特征的国家艺术标志。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t modernity comes not only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art, but also from the support of humanistic thought provided by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refore, it becomes the carrier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art modernity.This article through "as the landscape painting modernity expansion carrier of the Lijiang River landscape", "multi-national image created a fresh and simple oil color language" and 鈥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ous practices and explorations provided by Guangxi'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ulti-national culture for the modern evolution of Chinese fine arts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uthern scenery of the subtropical color, and puts forward the Li River landscape.The subtropical landscape of the south and the multi-national cultural image are to a large extent recognized as the national artistic symbols with the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t.
【作者单位】: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美术》杂志社;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伯敏;百年来敦煌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共创中国美术新世纪的新辉煌[J];美术;2000年01期
3 邵琦;回眸与瞻望的基点──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J];美术之友;2000年05期
4 赵力忠;中华民族传统是中国美术学发展的基础[J];美术观察;2002年07期
5 子仁;;文化战略与人心共识——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本质[J];美术观察;2009年02期
6 张渝;;重要的是“体”——从“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说起[J];美术观察;2009年02期
7 ;(2008)第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J];大艺术;2009年01期
8 胡泊;;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美术观”[J];美术观察;2010年02期
9 徐沛君;;首届中国美术奖揭晓[J];美术观察;2010年02期
10 师爽;;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经验(1900-1949)[J];天府新论;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伯敏;;历史的彩晕——敦煌石窟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喜新;推动美术产业发展繁荣[N];苏州日报;2009年
2 ;“中国美术全书”是如何炼成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吴长江;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的现实途径[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雷新;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百年历程[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张建新;第二届中国美术出版界书画家作品展在郑开幕[N];河南日报;2007年
6 钱晓鸣;要塑造中国美术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剑武;追寻中国美术的文脉[N];人民日报;2009年
8 记者 舒晋瑜;《中国美术60年》全景展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记者 田呢;建构当代中国美术观[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张咏清;我对“中国美术观”的一些看法[N];美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牛乐;高海拔的力量[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2 于洋;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璐;浅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美术变革及其社会功能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夏欣迪;20世纪30—70年代中国美术中的“他者”[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洁;风俗画中所折射的社会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利权;民国绘画期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0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70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