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宾虹山水画中的模糊美
本文选题:黄宾虹 + 山水画 ; 参考:《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模糊美属于文艺美学理论研究范畴,它具有不确性、互渗性、交织性、混沌性的特征。它在山水画中表现为高古、空灵、简约、含蓄、平淡、幽深等美学境界。黄宾虹作为我国近代书画史上的“巨匠书画第一人”,其作品的模糊美掩映于混沌朴拙、黑密厚重、浑厚华滋的精神内美之中。黄宾虹山水画作品中蕴藏的可体会,却难以名状的模糊美,是其独特艺术风格面貌所在。 本文将以黄宾虹七十岁以后的“黑密厚重”风格作品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黄宾虹山水画模糊美的历史渊源分析,依循其由师法古人得传统精髓,到师法造化、写生自然聚精神的山水画创作过程,重点研究黄宾虹夜行山、雨中山写生创作对其浑厚华滋画风形成的影响。进而探究其作品所蕴含的模糊美,,并揭示其模糊美的深层哲理内涵和审美价值,及其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Abstract]:Fuzzy beaut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s theor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accuracy, mutual permeation, interweaving and chaos.It is shown in landscape painting as ancient, empty, simple, implicit, insipid, deep and other aesthetic realm.Huang Binhong, as the first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the fuzzy beauty of his works is reflected in the inner beauty of the spirit of chaos and simplicity, dark and thick, rich and rich.Huang Binhong's unique artistic style lies in the vague beauty in his landscape paintings.This article will take Huang Binhong's "black dense thick and heavy" style work after 70 years old as the research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alysis to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painting fuzzy beauty, according to its from the ancient people get the traditional essence, to learn from the method of cre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Huang Binhong's nocturnal walking mountains and Yu Zhongshan's sketching works on the formation of his vigorous style of painting.Then it probes into the fuzzy beauty contained in his works, and reveals the deep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its fuzzy beauty,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later gener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丛芹;黄宾虹山水画笔墨的层次性序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凌善金,鲍静,陆林;试论区域图形的审美价值及表现设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章长青;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探微[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4 李强;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浅谈现代山水画写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郭常英;;李叔同与报刊编辑[J];编辑之友;2012年03期
6 杨娅萍;;谫论书法与中国画的渊源[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丁蓉;;曲径通幽处的中国写意——浅谈黄宾虹的笔墨风格对当代装置艺术设计的启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龙红;三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表征——黄宾虹、林散之、王冬龄的书法师承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吴啸平;个人风格在书画中的艺术表现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罗立斌;;浅论傅雷“神似说”的理论渊源及内涵[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吕作用;傅雷与视觉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王子源;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张华;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7 王云亮;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黄剑;美术场域“艺术家”角色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7年
10 苏荟敏;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论传统中国文人画的中和之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世敬;论黄慎人物画造型的审美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柴红霞;文人画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岩岩;水墨语言的新视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沐;庞元济虚斋书画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黄伟;北宋李成传派山水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晓枫;融构中西—当代中国山水画图式个性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殷艳杰;论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9 鲁君辉;李文信山水画技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梅;关于20世纪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0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7602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