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民国时期北京“正统派”画风与黄宾虹晚年绘画新变

发布时间:2018-04-25 12:27

  本文选题:黄宾虹 + 绘画 ; 参考:《文艺研究》2017年11期


【摘要】:本文关注黄宾虹在北京十年间所见之传统绘画,通过文献钩沉和风格分析,认为正是民国时期北京流行的"正统派"画风推动黄宾虹提出了"道咸画学中兴"这一画史论断,同时,也对其晚年绘画的新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早年着意规避"四王"到"画要走正宗的路子",黄宾虹对"正统派"态度转变的关键在于从他"四王"绘画中体悟出"渍墨"之法,并用"渍墨"构建起其晚年绘画的主要面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民国期的北京画坛因"正统派"笼罩而被部分研究者冠以"保守"之名,但黄宾虹晚年脱胎于"正统派"的绘画实践充分表明,中国绘画"中兴"的途径不限于备受关注的"中西融合"和异军突起的"非正统派",即便是被一些近代学人认为活力已经枯竭的"正统派",同样能在20世纪的文化环境中自我更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seen by Huang Binhong in Beijing for ten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styl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the "orthodox school" popular in Beij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at has pushed Huang Binhong to put forward the historical theory of painting history of "Daoxian painting stud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ew changes of painting in his old age. From his early intention to avoid the "four kings" to the "painting to take the true path", Huang Binhong's attitude to the "orthodox school" changed the key lies in his "four kings" painting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k" method. The main features of his paintings in his old age were constructed by "Ink stains". For a long time, the painting worl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called "conservative" by some researchers because of the "orthodox school", but Huang Binhong's painting practice, which was born out of the "orthodox school" in his later years, fully showed that The way of "ZTE" in Chinese painting is not limited to the "fus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 sudden emergence of "non-orthodox", even if some modern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vitality of the "orthodox" has dried up, it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context of self-renewal, Radiate new lif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非;峰峦卓立 林壑幽绝──《黄宾虹早期山水册》读后[J];西北美术;2001年02期

2 卫华;;书肇自然 艺术之源——黄宾虹致方乐仁札[J];收藏界;2002年12期

3 梅墨生;;谁能识得模糊趣——黄宾虹山水艺术论[J];中国书画;2003年01期

4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J];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5 丘金峰;;黄宾虹伪作辨析[J];中国书画;2004年12期

6 卢辅圣,张桐t@;"黄宾虹热"的喜与忧[J];美术观察;2004年07期

7 徐鼎一;及年三十弃举业——经学与黄宾虹[J];荣宝斋;2004年06期

8 骆坚群;;从文字到山水——试析黄宾虹的书法观及书法[J];中国书画;2005年03期

9 孔锦;黄宾虹题画跋佚文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2期

10 王晓钟;黄宾虹《蜀游画册》赏析[J];东南文化;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忠平;;也说黄宾虹[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宏理;黄宾虹的三个时期[N];黄山日报;2005年

2 陈履生;今天如何面对黄宾虹的所爱所恨[N];美术报;2004年

3 记者 梁瑛;黄宾虹提醒我们和传统对话[N];深圳商报;2006年

4 记者 梁瑛;多幅黄宾虹画作首次面世[N];深圳商报;2006年

5 黄钟;“写”出来的黄宾虹山水[N];文艺报;2006年

6 王翠竹;我市举行黄宾虹书画研究学术研讨会[N];黄山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安徽黄宾虹画院在肥成立[N];江淮时报;2009年

8 记者 晋文婧;纪念黄宾虹诞辰座谈会在肥召开[N];安徽日报;2010年

9 ;黄宾虹 “丹青能绘救国情”[N];江淮时报;2011年

10 书画评论人士 张瑞田;傅雷与“黄宾虹八十书画展”[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元卿;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艳;黄宾虹的书画养生论[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2 王宣艳;画人之前:作为士人的黄宾虹[D];浙江大学;2011年

3 田亮;黄宾虹在民国时期的鉴定活动与鉴定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陈斐鹏;黄宾虹晚期山水画设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6 周颖;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黑”与“白”[D];沈阳大学;2015年

7 周姝宏;漫谈黄宾虹山水画中“点”的技法与意蕴[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力申;黄宾虹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内美”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田飞;黄宾虹山水画与印象派风景画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林久茹;水晕墨章 妙造自然[D];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01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01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3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