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的“梦系列”研究
本文选题:陈海燕 + 梦 ; 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陈海燕是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三十多年来她一边教学,一面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她的绘画创作。她从1980年开始每天记录自己的梦,最终将这些梦通过版画和水墨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她著名的梦系列。从她80年代创作的木刻版画到90年代的铜版画,再到近些年的彩版画到大幅的综合材料的作品,质朴的艺术语言,独立的个性,都展示在她的创作之中。她把“梦”中的文字与图像用传统书法的形式去写、画、刻出来,表达出儿童般的天真、易读,令人感动的故事。本文即是针对陈海燕的梦系列作品所做的综合研究。论文主要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通过考察陈海燕的经历和生活方式,希望可以捕捉到梦系列作品形成的内在原因;第二章详细探讨了梦系列作品形成的具体方式及其发展情况;最后一章则针对作品展开分析与研究,并对其中的代表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
[Abstract]:Chen Haiyan is a professor of print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ine Art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she has devoted herself to her painting while teaching. She began recording her dreams every day in 1980, and eventually made her famous dream series through various artistic forms, such as print and ink painting. From the woodcut she created in the 1980s to the copperplate in the 1990s, to the color prints of recent years to the works of a large amount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the simple artistic language an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re all displayed in her creation. She wrote, painted and carved the characters and images of Dreams in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to express the childlike innocence, readability, and touching story. This paper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en Haiyan's dream series work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y investigating Chen Haiyan's experience and life style, hopes to capture the inner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dream series work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dream series work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detail. The la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works,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on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祈丰;;浅析儒家思想对徽州民间木刻版画的影响[J];书画世界;2012年02期
2 王永亮;;黑白木刻没有死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田丽;;云南版画平台中的版画教学[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4 马丽云;;从民俗走向审美视野的云南“甲马”[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刚;李春燕;;“方言语境”下的形式美——论云南版画形式语言的特点[J];大舞台;2011年01期
6 金学艳;;浅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J];电影评介;2011年20期
7 陈丽娟;;浅谈肌理在版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8 刘刚;李春燕;;浅谈云南版画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9 练春海,李豫闽;试论漳州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的异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胡发强;;传播学视角下的古代书坊广告[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珍;;中国一冶工业版画创作群体回眸[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黄薇;新文学图像艺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夏;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6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袁学军;《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画法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董捷;明末湖州版画创作考[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韩春平;传统与变迁: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罗永生;走向“正规”[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文清;苏区艺术之我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新美;浙江绘画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心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怀宇;新中国十七年中国古代美术史写作的价值立场[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梁玉玺;传统木刻语言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斐;刘铁华木刻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徐丽敏;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进;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版画审美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杜永强;从“拿来”到扬弃:珂勒惠支版画与中国早期木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蓉;论粉印版画中肌理的运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6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3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