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绘画创作中浪漫情怀与精神境遇的艺术追求
本文选题:女性主义 + 女性绘画 ; 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章以女性题材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女性视角为立场,借助生理学特征、心理学原理和美学原理等研究成果,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试图通过对早期和当代女性绘画创作的梳理并结合个案的分析归纳其的特点。重点解读女性绘画题材形成背后所蕴含独特的女性特征,深入体会女性艺术形成的成因,探究女性艺术创作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些资料文献开始探索女性的内在和外在的特征,通过整合资料整体归纳掌握其特征,还要结合具体个例分析,深入讲解。文章中需要借助文献资料了解并分析女性艺术形成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解读国内外女性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的个例分析,整合所搜集的资料落实女性艺术的个性特征,同时整体上把握到女性共性特征。女性有着天然的共性,在生理方面的共同特征让女性很天然的成为敏感的生物,心理方向也受到生理特征的直接影响,细腻感性,这些天然就有的属性是女性艺术形成的原动力,激发着女性对于美、对于艺术、对于生活创作的激情。结合自己成长过程的体验,对艺术的理解和自己的作品分析,,进一步体会到女性群体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对于女性艺术的研究,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明确今后对于艺术的发展方向的定位。女性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源源不断的动力,需要一代代女性去探索、去发现、去践行。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female them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study, takes the female angle of view as the standpoint, uses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the psychology principle and the esthetics principle and so on research achievement, unifies the present time background, This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and contemporary female painting 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case.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terpreting the unique female characteristic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painting themes,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art, and exploring 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female artistic creation. Through some materials literature began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to master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ombined with specific case analysis, in-depth explanation. In this paper, we ne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female art with the help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representative female ar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female ar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integrates the collected data to implement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art, and at the same time, grasp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as a whole. Women have natural commonalities. Their comm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m naturally sensitive creature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is also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i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licate and sensitive. These natural attributes are the motive force for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art, and stimulate women's passion for beauty, art and life creation.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own growing up, the understanding of ar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own works, we can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of women's groups,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mselves through the study of women's art. It is also more clear ab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 positioning. Women's art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space and continuous power, which requires generations of women to explore, discover, and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6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7 庄英邦;;浅论舞蹈中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杨芳;;谷文达和中国当代抽象水墨艺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培;孟朝;聂庆娟;王中华;李艳;;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10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7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9 刁伟涛;;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和降位——后现代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姚朋;;浅析事件因素对风景园林场所感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秋蕾;《马利纳》作为女性主义文化、社会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6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3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