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试析连环画版《白鹿原》中的人物服饰刻画方法

发布时间:2018-06-05 21:52

  本文选题:艺术风格 + 连环画 ; 参考:《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白鹿原》的连环画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连环画作品选》之一,是根据陈忠实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书中以变形的人物形象和变形的场景形态表现。古拙和原生态的描绘,与上个世纪前五六十年中国北方乡村农耕社会的表象相吻合。依托人物造型,人物的衣着服饰,人物的行为和动态塑造,展现出人物的个性,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情感变换,受到华君武和原作者陈忠实的好评,称之为“最接近实际的画法”,此书被誉为“新世纪开端之年最重要的连环画佳作”。本文主要是针对连环画版《白鹿原》中人物服饰刻画手法进行研究,采用列举法,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归纳法,田野调查法以及多学科知识融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连环画版《白鹿原》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作者李志武先生的艺术经历,艺术成就,以及创作思路和创作风格。并且结合原著小说《白鹿原》中所描写的历史背景,民俗文化和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之间的分析对照,,总结出连环画版《白鹿原》中人物服饰刻画所采用的艺术方法,进一步从连环画版《白鹿原》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象以及人物服饰刻画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的审美形态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连环画版《白鹿原》中人物服饰刻画方法的艺术价值对于连环画创作,以及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的再创作具有启示性和借鉴性。
[Abstract]:Bai Luyuan's comic book is one of the best comic books to commemorate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is based on Chen Zhongshi's novel of the same name. The book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formed figure and a deformed scene. The description of ancient clumsy and primitive ecology coincide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rural farming society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first fifty or sixty years of last century. Relying on the character's modeling, the character's clothing, the character's behavior and the dynamic shaping, the character's individuality, the character's inner conflict and the emotion change are well received by Hua Junwu and the original author Chen Zhongshi. It is called "the closest drawing method", which is known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mic book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lothing depiction techniqu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omic book "White Deer Plain". The methods of enumeration,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 study induc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fusion are adop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Bai Lu Yua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uthor's artistic experience, artistic achievements, creative ideas and styl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described in the original novel, White Deer Plain, and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folk culture and characters' character, the artistic methods used to depict the costum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omic book edition of White Deer Plain are summarized.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artistic language, the artistic image and the artistic image,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 form of the artistic style presented by the depiction of the characters' costumes in the comic book version of White Deer Plain.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depiction method of the characters' costumes in the comic book version of Bai Luyuan has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mic book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re-creation of the art forms such as drama, film and television.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8.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8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9 尹得举;叶苹;;西安mP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10 朱慧贤;;花腰傣的劳动生产民俗与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以捕鱼习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马忠才;;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民俗学、经济社会学视角——对同心县、利通区农村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风俗——兼论传统风俗与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8 麻三山;;民俗文化村开发设计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9 文忠祥;;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10 冯雪红;张廷刚;;经济发展与文化生存——现代语境中原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叶喜冰;现代商业插画与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永奇;广告影像批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83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983520.html

上一篇:《郎木寺的清晨》  
下一篇:《那拉提牧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