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14:25

  本文选题:壁画 + 城市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人类艺术精华之一的壁画,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不断地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人们生活的表现内容。无论原始的岩画、古代的宫室殿宇壁画、宗教壁画,还是当代的城市壁画,无不体现出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功能。但相较于传统壁画出于纪事表情、图腾崇拜或宗教的目的而生,当代壁画因其与空间环境联系更为密切而发展成为环境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材料的运用、新工艺的尝试、新技术的支撑,壁画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领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更为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 壁画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营造要素,凭借其个性突出、富有表现活力的特点,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视觉的互动场域,满足公众的心灵交流等多样化需求。对于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有助于优化城市公共环境、增强城市文化特色。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则出发,通过对当代壁画艺术特点的研究,力求从公共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的现代意义和其传承、应用。 本文从文献整理入手,通过文字、图像数据和设计案例的分析,逐步梳理出当代壁画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意义和营造表现等主要内容。然后针对特定的空间环境有目的地、深入地思考和讨论“如何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将壁画这一古老艺术所彰显的时代精神融入到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中”。本文重点关注壁画艺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文精神表现。笔者通过“安徽蒙城庄子祠堂外庭院改造项目”中庄子纪念性主题壁画的加入,探讨了公共环境中人文性的表达模式。
[Abstract]:As one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art, murals not only have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constantly evolve and develop, gradually forming a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closer to reality, close to the performance of people's life. Whether the original rock paintings, ancient palace murals, religious murals, or contemporary city murals, all reflect its profound artistic background and extensive social function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resco,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expression of chronology, totem worship or religion, contemporary murals have developed into environmental art because they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ce environ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the attempt of new technology and the support of new technology, mural art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urban public art.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urban public space, mural painting can provide a visual interactive field for people by virtue of its outstanding personality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public, such a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ral painting in urban public space is helpful to optimize the urban public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the urba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and inheritance of murals in the urban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mural art,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xt, image data and design cases, this paper gradually sorts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murals to urban public space. Then, aiming at the specific space environment, the author thinks deeply and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o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which is manifested by the ancient art of mural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urban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ress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urban public space by mural ar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xpression mode of humanism in the public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the murals of Zhuangzi memorial theme in the "Project of renovation of the courtyard outside the ancestral Hall of Meng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琼文;;现代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性[J];美术大观;2011年02期

2 杜肇铭;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J];装饰;2005年08期

3 高俊荣;;彩色钢板雕塑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J];上海艺术家;2007年02期

4 沈雷;宋季蓉;;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与导示系统设计[J];美术大观;2009年12期

5 ;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规划设计研究所[J];装饰;2010年07期

6 瞿骏;;辛亥革命时期的集会与城市公共空间——以追悼会为中心(1911—1912)[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周勇;;探析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以成都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5期

8 李倩;潘远志;;对建筑外墙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2期

9 玛琳·史楚柏;;都市屏幕——公共屏幕在城市带来互动的潜力[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1期

10 李雪;;浅谈小区公共空间形态设计[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帆;邱冰;;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常州旧城公共空间现状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董玮玮;;基于可意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娜;白洁;;谈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效应[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小地;;中国特色的城市动态规划理论及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范风华;;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研究——以植物景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锐;;论城市公共空间户外广告的管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宋云;汪志雄;;基于发展转型视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 副教授 沈应平;开创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起点[N];美术报;201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本土艺术家责无旁贷[N];深圳商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兆汝;城市“客厅”怎样更宜人[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刘凯敏;被遗忘的感觉[N];建筑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陈雪根;城市公共空间并非私家庭院 [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记者 杜托;社区主任自垫5万补偿居民[N];昆明日报;2008年

7 ;文化的广场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南洋理工大学大庆市城建规划管理培训班全体学员;学“狮城”打造强势城市核心竞争力[N];大庆日报;2010年

9 黎宏河;国际创意精英瞄准城市公共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郑园园;重构城市公共空间[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何崴;照明公共艺术化趋势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5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郢娴;从空间到场所[D];天津大学;2012年

8 汤朝晖;相容建筑[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9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新;连接键——城市公共空间整合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万钧;城市公共空间“绿色基因”的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谢宏杰;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海;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强虹;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

本文编号:1996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996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