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管勇绘画中的图像符号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2 15:50

  本文选题:管勇 + 绘画 ; 参考:《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经过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潮流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绘画语言中符号化、图像化倾向愈加明显。受到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等“明星艺术家”的影响,一些艺术家“找到”了所谓成功捷径——形式化的、有眼球效应的特殊符号,这种简单的模仿缺乏应有的思考深度,产生了许多空洞的、无效的、泛滥的、无语义指向的绘画作品。当然,已有些年轻艺术家在按照自己的意识观念进行实践性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影响,而管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叙述角度——对社会与历史的宏观指向及反思,并慎重选择有效的个人符号进行创作。 本文以管勇的绘画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管勇绘画中图像符号的成因、符号的所指分析、符号形成的理论框架以及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性这四个部分展开研究,来探寻符号运用和表达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国内社会环境、历史问题、和个人成长因素对管勇绘画符号形成的内在推动,探究管勇绘画中图像符号的探索、积淀和形成过程;其次,着重剖析管勇绘画中构成因素的所指,包括绘画中主要人物与构成物的分析、色彩象征的分析,通过对其绘画中图像符号的慎重选择,可以得出管勇组合编排图像,产生情境,形成画面语义上的设问,再运用图像符号的象征寓意来暗示他的个人思考与理解,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再次,基于对管勇绘画中图像符号的深入研究,探究其图像符号形成与运用的理论框架,透过理论框架更清晰的了解其形成过程;最后,提炼出管勇绘画中图像符号的特质,及其蕴含的政治意涵、宗教感气质和精神探索。 本文研究管勇绘画的意义还在于,以他作为个案,对我国当代的艺术创作的问题思考。这是管勇富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创作实践本身,在于与当代艺术中其他无语义指向的符号化艺术的重要区别。通过剖析管勇“有效符号”、创作理论框架和他的艺术精神,也能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Abstract]:After the trend of political pop, world realism and gaudy ar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e tendency of symbolization and pictualization in painting langu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fluenced by "star artists" such as Wang Guangyi, Zhang Xiaogang, and Fang Lijun, some artists "found" the so-called shortcut to success-a special symbol with eyeball effect, which lacks the depth of thought due to this simple imitation. A lot of empty, invalid, flooding, no semantic point of painting. Of course, some young artists have been mak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sciousness, and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artistic influence, and Guan Yong is one of them. His works have a unique narrative angle-the macro direction and reflection of society and history, and careful choice of effective personal symbols for cre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Guan Yong's painting wor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image symbols in Guan Yong's paintings, the analysis of the symbol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ymbol formation 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To explore the use of symbo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validity".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estern postmodernism, domestic soci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problems, and personal growth factors on the inherent promotion of Guan Yong painting symbols, explore the image symbols in Guan Yong painting exploration, accumulation and formation process; second,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in Guan Yong's painting,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components in the painting, the analysis of the color symbol, through the careful selection of the image symbols in his painting,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Guan Yong combines and arranges the images and produces the situation. Form the picture semantic questions, then use the symbolic moral of image symbols to imply his personal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thus forming his own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Thirdly, based on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image symbols in Guan Yong's paintings,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ts image symbol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its formation process more clearly; finally, ex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symbols in Guan Yong's paintings, and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religious temperament and spiritual explor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Guan Yong's painting is that he is a cas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creation in China. This is the exploring spirit of Guan Yong's artistic creation practice itself, which lies in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 from other sememateless symbolic art in contemporary art. By analyzing Guan Yong's "effective symbol",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reation and his artistic spirit, we can also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our artistic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武;;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06年04期

2 杜娟;;视觉的快感——消费时代的审美趋向[J];齐鲁艺苑;2006年05期

3 施万里;何明清;;从符号学看日语阅读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4 张立杨;;符号图形在商业视觉导向中的运用[J];文化月刊;2009年12期

5 王芙亭;;服装卖场品牌视觉形象的“符号”表达[J];装饰;2010年05期

6 傅丽莉;;图像符号与文本资源——以德国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为例[J];文艺争鸣;2011年04期

7 肖帅;;动漫产业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兼谈文化软实力的图像化展现[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陈振濂;;书法作为符号[J];青少年书法;2003年08期

9 刘弘;巴蜀图像符号中所见螳螂为“s}”之图腾考[J];四川文物;1987年04期

10 刘伟斌;;论消费时代视觉文化的困境及其超越[J];求索;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曲春景;;论电视文化批评[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2 刘然;;移动动漫创意与传播探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何桂彦;;“新媚俗”绘画的三种类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4 武志达;;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黄裕南;;真实地呈现对象——如何处理摄影报道中的个人身份和位置[A];按“华赛”标准共创中国新闻摄影新辉煌——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暨“华赛”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苏雅真;王正珍;;OMNI等级——一种评价儿童少年自觉用力程度的新方法[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7 武志达;;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8 袁清秀;;浅谈平面设计与符号学原理[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王国荣;信息社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周晓冰;有灵性的小纸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山东 孙宝京;制作Flash折纸动画[N];电脑报;2002年

4 记者 李晶晶;暗房技法名家杰利·尤斯曼来华办展[N];中国摄影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迪南;“画传”热:盲目跟风会毁掉品牌[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魏 伟;倡导科学的学习理念[N];陕西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婷;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N];美术报;2008年

8 ;对年轻艺术家的误读与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李旭娟;浅论电视新闻编辑学[N];安庆日报;2005年

10 藏策;照片真能记录真实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傅丽莉;安塞尔姆·基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D];上海大学;2008年

4 张然;基于单线平涂的二维动画本体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蔡涛;面向目标识别的图像特征融合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6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申灵灵;教育技术学本科“视觉素养”课程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宫勇;图形符号设计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晓;论图像符号的不同呈现方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白晨曦;摄影图像符号的意念传达[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黄越;再现图像符号的结构、心理和社会属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哲;管勇绘画中的图像符号探析[D];安徽大学;2014年

5 孙铭一;平面广告之隐喻表现形式与图像符号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南平;王广义绘画图像符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琳;中国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丽;图像的符号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婷;反思与变调格奥尔格·巴塞利兹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王艳梅;从文人画观中国文化中的图像话语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3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53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