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周思聪绘画中女性意识的形成与体现

发布时间:2018-06-23 04:05

  本文选题:周思聪 + 女性意识 ; 参考:《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周思聪是我国著名的女性画家,她的艺术成就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她的童年很幸运,但是成长的经历却很坎坷,她的一生也很短暂,但是她用她短暂的一生留给了我们无尽的财富。 周思聪女性意识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童年时候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到长大后接受了正规的美术教育,以及恩师的指点,使她慢慢形成了属于自己特有的女性意识,周思聪的女性意识中更多的是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她以她细腻的情感,女性独特的敏感性情表述生活中最真的情感。她的作品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她的作品中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她绘画作品中特有的人文主义关怀。
[Abstract]:Zhou Sicong is a famous female painter in our country. Her artistic achievement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artist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er childhood was lucky, but the experience of growing up was bumpy, her life was also short, but she used her short life to leave us endless wealth. The formation of Zhou Sicong's female consciousness is a long process. From her childhood when she was lucky to receive a good education, to the formal art education after growing up, as well as the guidance of her teacher, she gradually formed her own unique female consciousness. Zhou Sicong's female consciousness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people's life and sympathy for the bottom people's life. She expresses the most real feelings in life with her delicate emotion and the female's unique sensitivity. The reason why her works 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us is that her works are full of humanism, which is also the special humanistic concern in her painting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通山;;传统二人转中的女性意识[J];艺术广角;1998年01期

2 周娜;;爱的失落与女性意识的匮乏——重读《登记》[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王丽;女性、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3期

4 杜思梅;复苏的性别──浅谈新时期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孙胜忠;反讽、象征与女性意识——评凯特·肖帮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变故》和《暴风雨》[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6 吴翔明;《诗经·国风》第一人称诗中的女性意识浅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雯;中国传统女性意识的现代解读[J];齐鲁艺苑;2004年04期

8 徐艳;狄金森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先声[J];语文学刊;2005年07期

9 刘润润,陈梅;论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阚鸿鹰;《觉醒》:女性性意识觉醒的先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天真;;女性意识与身心之痛:阿毛的三个文本[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掖平;;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杨扬;刘军;陈敏杰;杨志强;郑积梅;俞敏华;曹莹;黄芳;;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达为参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4 周双红;;家族主义——“侠”文化——女性意识——对“茶人三部曲”的三种解读方式[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鲍迎迎;;论《灶神娘娘》中的母女关系与身份认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阿芹;;谈谈《傲慢与偏见》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阎纯德;;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桂丹;;浅论《胭脂扣》中的个人意识与香港意识[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叶塑;程慧;;世纪之隔的不同抗争 挣脱不去的相同命运——安娜卡列尼娜与弗朗西丝卡的悲剧命运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霄;女作家阿满紧攥女性意识这只“撒手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陆健;身体与灵魂的苏醒[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陈为民;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N];商丘日报;2005年

4 王淑芳;“女性主义”的解构和撼动[N];山西日报;2005年

5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女性意识与办刊主张[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杨旭;金东里小说女性意识浅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马树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N];广西日报;2005年

8 王琛;女子体育用品市场大有可为[N];经济视点报;2008年

9 孙侠;女性的困惑与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霍俊明;旋转棱镜的诗意折光[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红;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原始走向封建礼教[D];苏州大学;2004年

2 赵林云;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山东大学;2013年

3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金美英;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房芳;平民世界的人性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6 谢海平;拓展与变异[D];山东大学;2007年

7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程箐;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沐金华;论战争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晓虹;历史与女性的抒写[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周;《磨砺》之女性主义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廖冬莉;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积梅;论铁凝小说的女性意识[D];河南大学;2003年

4 姚范美;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峰蓉;论后新时期女性作家文本的性别置换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孔祥营;论张抗抗的女性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燕清;突围与困厄[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永菊;海明威的女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利侠;蒲松龄女性意识的重新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志艳;林白小说的女性话语特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5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55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