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8-08-23 13:28
【摘要】:印象派的出现标志着欧洲现代绘画即将形成。印象派以新颖的绘画技法为人们展现出一个光色生动的世界。在莫奈等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下,印象派不断发展。对光、影、色的专注使印象派成了"绘画中的光学研究"。然而,这种观察方法既成就了印象派又将它推向衰落。塞尚等人由于不满印象派这种重表象、失内涵的手法而形成了后印象派。后印象派在继承印象派基本思想的同时将主观情感融入画面,将人们真正领进现代绘画。文章试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发展的背景入手,以作品为主要方向对两者进行比较。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Impressionism marks the coming of modern European painting. Impressionists display a vivid world of light with novel painting techniques. In Monet and other people's persistent pursuit of art, Impressionism continued to develop. The focus on light, shadow, and color makes Impressionism a "study of optics in painting." However, this observation both achieved the Impressionists and pushed it into decline. Cezanne and others formed post-impressionism because of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impressionism. While inheriting the basic thought of Impressionism, postimpressionism integrates subjective emotion into the picture and leads people into modern pain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pressionism and Post-Impressionism, this paper compares them with works.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
【分类号】:J20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韵佳;;突破“再现”与致敬“古典”——弗莱早期为后印象派辩护的两个方向[J];文艺研究;2012年08期

2 田盛子;;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J];开封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马善程;;绘画“技巧”的概念探讨——以“后印象派”为例[J];艺术探索;2010年01期

4 沈语冰;;后印象派画展与现代主义批评理论的奠基[J];世界美术;2010年03期

5 王芳;;浅析后印象派绘画作品中的笔触[J];科技信息;2012年34期

6 龙艳文;;试论《三个女人》的绘画因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7 杨妮娜;;浅述后印象派三位大师的相同点[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8 沈语冰;;后印象派画展:罗杰·弗莱与现代艺术策展制度[J];东方艺术;2010年21期

9 全斌;刘佳丽;;“光色”孕育下的艺术特征之流变——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第一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燕双;;《海浪》中的后印象派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 恪;后印象派的三人天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宋炀;太阳·向日葵·凡高[N];学习时报;2008年

3 潘耀昌 ;从绚丽走向典雅[N];美术报;2005年

4 刘滨;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N];美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蕴;后印象派的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罗淑健;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的线[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年

3 马忠彪;后印象派油画中的笔触表现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9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199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