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印象派绘画的“内容性”
[Abstract]:Impressionist painting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art development. Try to interpret the "content"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 excavate the connotation of theme selection and emotion expression, highlight in the subject matter and emotion factor, seek to change and create rich color effect, form independent creative style, and strive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Make artistic creation reach a new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ly, it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urposes of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and guides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and then from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to the theme of the Content-Oriented painting, the plot of the characters. Natural amorous feelings, the mapping of emotional factors in the subject matter,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o express impressionist emotions, mother and child feelings, friendship depiction and other works, finally summed up the Impressionist "content" on modern painting art, looking back to the pas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learn from the previous creative experience,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content" in the art creation, and to help some early art creators to understand the past, enlighten and think, combin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 and innovate.
【作者单位】: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仁荣;;印象派绘画给美术教学的一些启示[J];艺术教育;2012年01期
2 王树谷 ,邵大箴;印象派绘画和中国人的审美趣味[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年10期
3 魏红;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印象派绘画[J];戏剧文学;2004年12期
4 解俊萍;也说印象派——《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观后[J];东方艺术;2005年11期
5 苏文婷;;从印象派绘画看艺术创新精神[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刘平;印象派绘画与都市生活[J];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7 杨建;;论印象派绘画题材的创新[J];艺海;2009年01期
8 雷诺阿;;母与子[J];思维与智慧;2009年34期
9 李满枝;;色先于形 形存于色——印象派绘画表象特征浅析[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年07期
10 邵大箴;;中国人对印象派绘画的推崇[J];艺术.生活;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季莱荷;;宋晓杰的诗歌与法国印象派绘画[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燮君;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N];文汇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臻青;《自然印象》讴歌和谐之美[N];辽宁日报;2008年
3 方翔;印象派绘画 全世界的“硬通货”[N];中国商报;2004年
4 汉文;聚焦法国印象派绘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印象派绘画投资风险露端倪[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青原;库特与欧洲印象派绘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孙振华;喜欢“正常美”[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专栏记者:单三娅 本期策划:王保纯 沈卫星;印象派画展为什么大受欢迎?[N];光明日报;2004年
9 ;印象派绘画在中国[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浙江大学教授 沈语冰;莫奈及印象派绘画的社会世相[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琪;后印象主义绘画因素下《海浪》的主题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白fy;油画语言的情绪感染力[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3 李榕玲;解析印象派绘画的“内容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益;中国滞后于日本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甜;论印象派绘画的主客观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朱星谕;论印象派绘画创作中的情感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敏;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造型特点[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林自栋;印象派绘画艺术的转捩与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傅晓龙;光色与音色—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异同探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张燕;论印象派人物场景画画面语言的建构[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214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21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