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画家周思聪对我的绘画作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23 10:59
【摘要】:周思聪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美术家,在她身上,凝聚着近代中国画的发展轨迹——传统中国画到改良派再到当代水墨。周思聪绘画中有一种中性美,她的画超出了女性主义一般意义的表现方法,造型也吸收西洋日本的东西,比较粗犷生涩泼辣,又有女性秀灵蕴藉的一面,流淌着真性情。周思聪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和真性情与她超女性的绘画风格、表现手法以及她作为女性所特有的温婉灵秀的气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融入到她的画面里赋予她的作品以永恒的魅力。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份写周思聪的生平简介,绘画风格,艺术追求等,使读者对周思聪的艺术人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第二部分从对周思聪的主要师承关系的介绍以及本人的心性解读来展现周思聪的人文情怀。第三部分通过对周思聪的主要代表作《矿工图》彝族妇女系列和荷花系列的解读来挖掘周思聪绘画作品中的魅力——中性美。第四部分主要结合自己的创作浅谈周思聪绘画对自己的影响。 本文旨在使读者通过这四部分的描写对周思聪的永恒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做出深思,发觉自我,深挖心灵美和艺术美的内在联系来探讨艺术的真谛。
[Abstract]:Zhou Sicong is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sts who grew up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her body, she condensed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o reformist to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There is a kind of neutral beauty in Zhou Sicong's paintings, her paintings are beyond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feminism's general meaning, the shapes also absorb the things of western Japan, which are rough, acrid and pungent, and also have the side of female spirit, flowing with true temperament. Zhou Sicong's innate compassion and true temperament were skillfully combined with her super-feminine painting style, her expressive technique and her unique gentle and bright atmosphere as a woman. Blend into her picture to endow her work with eternal char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Zhou Sicong's life, painting style, art pursuit, etc., so that readers can have a whole understanding of Zhou Sicong's artistic lif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of Zhou Sicong are presented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Zhou Sicong's main apprenticeship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 heart.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unscrambles the Yi women's series and lotus series, Zhou Sicong's main masterpiece, to excavate the charm of Zhou Sicong's paintings, that is, neutral beauty. The fourth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Zhou Sicong's painting on his own cre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readers think deeply about Zhou Sicong's eternal personality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se four parts, to discover themselves, and to explore the true meaning of art by digging into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spiritual beauty and artistic beauty.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高飞;空白与意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刘晓陶;黄丹麾;;南宋山水画的比德观之我见[J];书画世界;2010年04期

4 向明;;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冲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5 王江鹏;浅析现代山水写生的表现特征[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6 许春亮;;中国画的审美意境追求[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吕瑛;;谈李可染写生艺术中的创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宋一菁;;中国传统美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模式的得与失[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苏厂元;;论山水画写生指导[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强;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浅谈现代山水画写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芹;;从自然山水到胸中丘壑——20世纪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取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完硕;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张白露;郭熙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张冬卉;和之以天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论传统中国文人画的中和之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高志;中国山水画借鉴素描因素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祖佳;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点对当代中国油画表现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学勇;浅析绘画艺术的形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秦君;中国古典家具设计思想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郭晓华;粉墙花影景观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荣树云;“八王书院”清代科举状元造像壁画的艺术创作探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李明付;后现代视阈下我国工笔人物画面临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9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389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