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艺术想象在绘画创作中的多维度呈现

发布时间:2019-01-29 02:53
【摘要】:艺术想象作为艺术创作中一种微妙的思维活动而存在,它的产生源于生活的真诚、或自然现象的触媒、或情感的驱使等有关作者的“原型”积累。在绘画创作中依托想象突破空间、时间的束缚而驰骋,与生活胶漆,通过对画面主观的虚构、幻想、组合、分离的方式来倾诉情感,记录生活的片段。在情感、记忆表象、潜意识、统觉等因素的关照下,艺术想象的迸发使得亘古至今的绘画艺术创作形式多样而灵动,具有其明显的时代性、叙述性、方向性等特点。而时至今日的当代水墨画中,艺术想象在“水”、“墨”的延伸性中映射当下生活,不离传统水墨宗旨的场域内追求新媒介的拓展,发挥“水”、“墨”的极致意蕴,并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思维空间。为此,本文浅析了艺术想象在绘画发展脉络中的体现和运用,以及在当代水墨画中的思维延续及多元呈现。
[Abstract]:As a subtle activity of thinking in artistic creation, artistic imagination arises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archetypes" related to the author, such as the sincerity of life, the catalyst of natural phenomena, or the drive of emotion. In painting creation rely on imagination breakthrough space, time constraints and gallop, and life glue paint, through the subjective picture of fiction, fantasy, combination, separation of the way to pour out emotion, record the fragments of life. Under the care of emotion, memory, subconscious, apperception and so on, the burst of artistic imagination makes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painting in ancient times varied and intelligent, with it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narration, direction, and so on. In today's contemporary ink and wash painting, artistic imagination reflects the present life in the extension of "water" and "ink", and does not leave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to pursue the expansion of new media and give play to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water" and "ink". And give us this era of due thinking space.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bodi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rtistic imagi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as well as the continuation and pluralistic presentation of thinking in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蓓;;“思与境偕”和“迁想妙得”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苑鹏辉;;想象:艺术创作之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3 邓龙;;绘画创作中的艺术想象[J];美苑;1982年03期

4 炳耀;《阿房宫赋》与艺术想象[J];殷都学刊;1981年01期

5 范友逊;;想象随云奔 立意在人生——读《云赋》[J];传媒观察;1984年05期

6 彭立勋;;从审美意识看艺术想象的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7 郭杰;论屈原艺术想象的独创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包爱军;;维柯艺术想象理论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陈果安;金圣叹的艺术想象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04期

10 张东挥;;论艺术想象在电视报告剧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功发;;论李白诗歌艺术想象的特征[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2 张志国;;想象——绘画创作的灵魂——创作教学随想[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平心;;试论乐感、舞感及其通感——兼谈艺术感觉与艺术想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单大同;;繁花似锦 香弥一方——苏家屯区现代民间绘画创作与发展一席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刘群杰;王淑香;;开发中枢神经对舞蹈的主动支配意识[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王洪;陈涛;程科;;绘画创作过程中流畅状态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罗中起;;批评需要文化想象——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现代性建设的一点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静琴;;关于艺术真实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9 林东生;;抓住小学生特点进行绘画创作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陈小勇;;浅谈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记忆力与想象力培养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德祥;面向未来的艺术想象[N];人民日报;2010年

2 刘正平;论艺术创造中的艺术想象[N];光明日报;2002年

3 邵大箴;天山神韵 牛马精神[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贾辉 本报记者 郭庆权;农民油画家圆了清华梦[N];锦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杨璐;二十三年培育官渡画乡[N];昆明日报;2011年

6 ;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N];文艺报;2010年

7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理论与创作博士 张桐t@;彩云之南 彝乡情怀[N];美术报;2010年

8 黄玲玲;浅谈现代装饰绘画创作[N];文艺报;2008年

9 邵大箴;“悟”,艺术家的重要品质[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赵家治;如诗的笔墨 如言的意境[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袁红;王小波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安藤美香;禅宗对古代日本水墨画之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熊永生;傅狷夫与傅派山水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孙美君;中国水墨画的设色扩散与风格化绘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李书春;西方绘画中光的理论及其演进[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韩天雍;中日禅宗墨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启军;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布罗夫;从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现象看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蒋开发;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斐;浅析艺术想象在绘画创作中的多维度呈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2 李昂;艺术想象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呈现与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李沙;镜像想象:论图像时代的艺术想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文飞;太行主题绘画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倪韵;缱绻与沉醉[D];苏州大学;2010年

6 马俊营;结构主义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志恒;借鉴 促进 融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姚涛;绘画创作体验的诗意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祁韶亮;朦胧的示意[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董俊良;水平线在绘画中的抽象意义和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7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17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