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Abstract]:Yongle Palace mural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It not only inherits the painting techniques of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an Dynasty painting, so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an ancient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In particular, Chinese ancient meticulous heavy-colored paintings of the collection of works. Its composition is rich and vivid and does not los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he picture is magnificent and natural, and does not lose the smart details; its characters have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taste, respect the relatively objective,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expression description; Its lines continue the Tang Dynasty Wu Daozi relic, smooth and smooth, dense and subtle, extremely rhythmic, beautiful feeling; its color is thick and steady and does not lose rich and gorgeous.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in composition, modeling, line and color of Yongle Palace murals, this paper expounds it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This article will also deep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ngle Palace murals and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s by commenting o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reation of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s and on the representative meticulous painters' paintings. Further discuss the inspiration and influence of Yongle Palace murals on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8.6;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云;浅议工笔人物画[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郑春泉;评青年画家李峰工笔人物画创作[J];美术;2001年01期
3 夏硕琦,张文华;现代工笔画中的“逸体”——析刘金贵工笔人物画创作[J];美术研究;2001年01期
4 郝大欣;可视的旋律——浅谈工笔人物画的线描艺术[J];美术观察;2004年05期
5 马岭;;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演变[J];美与时代(中);2010年07期
6 毛建波;李明的工笔人物画(节选)[J];艺术界;2004年06期
7 翁志承;;感悟工笔人物画的“形”与“神”[J];福建艺术;2006年04期
8 范丽霞;;浅谈陶瓷工笔人物画创新[J];中国陶瓷工业;2006年04期
9 廖少华;;“绿洲”之上彩云飞——郑小娟工笔人物画[J];当代中国画;2007年05期
10 王莲;;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走向及教学应对[J];美与时代;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英涛;柴泽俊;;永乐宫壁画的加固与保护[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2 杨宇翔;;河北籍画家对新中国“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重大贡献[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郑欣淼;;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陈育宁;汤晓芳;;山嘴沟西夏壁画探析[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5 陈子如;白秉刚;;让杨柳青年画艺术照耀千秋万代[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王其敏;;大陆大学教育色彩教学概况研究初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杜少虎;;线描涂绘融合:汉墓壁画图式风格探察[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栾承素;;试谈装裱旧画中的揭旧、全色、配料问题[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9 翟义涛;贾临芳;;浅谈全景画[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马德;;敦煌石窟艺术的中国化与中国南系佛教艺术散论——兼论南北“丝绸之路”有关问题[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田黎明;清婉而劲健[N];美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雪钦;陈孟昕:艺术之根在祖国[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尚辉;当代审美中的民族形象[N];人民日报;2009年
4 ;为本溪美术事业争殊荣添光彩[N];本溪日报;2010年
5 万山;经典与现代[N];美术报;2001年
6 邵大箴;在融合中开拓新境 俞梦彦的中国画创作[N];美术报;2011年
7 记者 蔡成刚;唐勇力中国画作品在唐山展示——传统与现代[N];今日信息报;2011年
8 龚黄佳;寥寥数物 解读心灵[N];美术报;2008年
9 孙克;简洁传神 独树一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李爱国;文质相辅 厚积薄发[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顾迎庆;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杨斌;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表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4 马善程;技法与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应宜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文学;永乐宫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郭佩华;传承与创新——从传统中走来的现代工笔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3 李明付;后现代视阈下我国工笔人物画面临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4 李洋;浅议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5 丁阳;论时代变迁与发展对工笔人物画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车艳;当代工笔人物画用线的艺术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7 张海涛;唐宋工笔人物画中的服饰绘画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路贝;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9 郭鸿;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面部程式画法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月;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神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1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4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