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透纳晚期(1825-1851)油画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8 21:41
【摘要】:威廉-透纳在美术史上是一位重要的画家。他晚期的油画作品是其艺术生涯的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油画作品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前辈大师们没有达到的成就。对光和色的研究突破了古典绘画的用色体系。在表现方式上,,也摆脱了古典绘画的束缚。对于画面的抽象意味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变了人们对于审美的理解,使画面中材质本身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对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后世众多的流派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结合透纳当时背景和画家生平,基于透纳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的比较。论文主要写作部分对透纳晚期油画作品从画家情感、对于光与色的把握、表现形式、对于边线的处理、整体感的把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这种方式来亮明画家对于审美和创作的态度。并说明透纳晚期作品对于美术史国内外画家的影响和对于我的创作的启示。
[Abstract]:William Turner is an important painter in the history of art. His late oil pain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is art career. Because the oil painting works in many aspects, the master has not achieved the achievement. The research of light and color breaks through the color system of the classical painting. In the way of expression, it also gets rid of the bondage of the classical painting. The abstract of the picture is a bold exploration. It change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 so that the material in the picture itself becomes an important aesthetic obj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many schools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such as impressionism and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background of Turner and the life of the paint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early and late works of Turner. The main writing part of the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work of the late-end oil painting from the painter's emotion, the grasp of the light and the color, the form of the expression, the treatment of the side line, the control of the overall sense, etc. In this way, the painter's attitude to the aesthetic and the creation is bright. It also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the late works of Turner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inspiration to my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迎双;;对于青年油画家素养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2 潘明达;;从两次画展看西方绘画的色彩革命[J];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3 谢宏声;;观看与表达——影像时代绘画何为?[J];美术研究;2007年03期

4 昱雄;读蔡元培的《图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5 詹建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思考——关于西方绘画[J];美术;1985年06期

6 王璜生;周积寅;;中国古典绘画的接受现象研究(节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0年04期

7 杨柏岭,金妹;中国古典绘画思想的精神追寻——读邓乔彬的《中国绘画思想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杨飞云;启示的奥秘——我的创作心路[J];美术;2004年02期

9 来源;从新具象艺术看绘画的回归趋势[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10 于艾君;艺术札记七题[J];美苑;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白良;;中国油画保护与修复的现状及展望[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2 高星;;转瞬即逝的现代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后期转型现象评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宋玉成;;日本吸收西方油画历程及得失判断[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建刚;;艺术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陈旭光;;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吴小平;;论当代中国油画语言的民族化问题[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王兴来;;如何比较东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8 左庄伟;;也谈西方现代派艺术[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申志远;油画的质感[N];哈尔滨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阳腾 通讯员 肖烈南;流光溢彩的大芬油画村[N];经济日报;2010年

3 巧拙;油画拍卖显现“马太效应”[N];中国商报;2011年

4 本刊记者 潘少婷 刘敏珍 实习生 谭彦;从大芬“呼”来一批油画家[N];东莞日报;2010年

5 记者卜松竹;广东油画四百年引领风潮[N];广州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黄丽萍;晋宁画家作品拍出千万天价[N];昆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严长元;彰显湖北油画的本土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段泽林;当代油画:技术占几多?[N];光明日报;2011年

9 路加;张四民 油画班里的悖论画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刘妍 通讯员何芳玲;新疆油画学会创作培训基地在我州揭牌[N];博尔塔拉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3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王璜生;语言与观念的嬗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孔新苗;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D];山东大学;2005年

6 徐晓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达清;悠然见南山——浅谈油画风景诗化倾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彬;油画中黑色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孙博;浅析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水墨情结[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娟;植物图形在油画人物作品中的表现与象征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茅昌兰;论油画材质技术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西凤;当代海南地域特色油画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耀熔;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冉国洪;论意象风景油画[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厉国军;传承 拓展 融合 创新—浅析意象油画中的表现语言[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3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43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