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科尔维尔和怀斯在写实绘画中的孤独感

发布时间:2019-04-20 17:56
【摘要】:孤独感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上世纪中期迅速扩展并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在哲学领域中,孤独感是一种积极正面的个人情感体验,与各种发明、创造、沉思等正面词语相联系。在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中,孤独感是一种消极负面的情感体验,与哲学领域中的孤独感正好相反。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社会学领域中的孤独感存在于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而心理学领域中的孤独感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常常与抑郁、痛苦、无助等词语联系。本文将以心理学领域中的孤独感视角为主研究二十世纪中期北美地区写实绘画中的孤独感。心理学领域中的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消极情感体验,主要分为个体孤独,情感孤独与社会孤独。国外学者苏里文(Sullivan)、罗伯特S·韦斯(Robert S.Weiss)、佩里曼(Periman)、佩普劳(Peplau)等,国内学者黄希庭、李传银等大量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际关系中的孤独感。相比之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绘画中的孤独感较少。而且关于绘画中的孤独感研究主要是针对艺术家作品分析,并没有从社会环境、内在情感等方面去研究绘画与孤独感的内在联系。这让笔者觉得十分遗憾,也是笔者选择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原因。论文将会对二十世纪中期北美地区写实绘画中的孤独感进行研究。二十世纪中期的北美地区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和社会变迁三个重大社会背景下,社会、经济、文化等共同作用,促使这段时期的孤独感显著,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便于深入地研究。本文在第二章首先引入了二十世纪中期北美写实绘画中孤独感产生的背景状况,从社会语境与艺术史语境两个方面分析二十世纪中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对孤独感产生作用,试图解释外在环境如何影响北美地区人们的心理。第三张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内容,详细阐述了孤独感的视觉呈现及特征,并用安德鲁·怀斯、亚历山大·科尔维尔的艺术作品作为参照,诠释了孤独感在绘画中的审美特征。在该章节的讨论中,运用心理学的视觉分析艺术家自身和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孤独感情感体验,并分析艺术家如何利用画面中的元素呈现孤独感。第五章是论文的最后一章,结合当时的艺术背景和社会背景,分析了当代中国的两位艺术家及其作品,从艺术家的作品中,能够读出孤独感在特定时期对艺术家内心的影响,艺术家如何用绘画呈现孤独感。最后以笔者的绘画创作作为论文的结尾,反应孤独感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式与笔者对于孤独感研究的体会。本文主要研究二十世纪中期北美写实绘画中的孤独感,以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呈现特定的人物情绪,试图为当代写实绘画中的孤独感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并对之后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绘画中的孤独感,也为不同角度探究孤独感打开新的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安希孟;孤独的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李新,陈勇;浅析克尔凯郭尔的孤独哲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颜翔林;从哲学、心理学角度论孤独与艺术创造的美学关系[J];学海;199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秋伟;光影里的孤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2 葛石如;当代中国年轻都市白领孤独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61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61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