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西方新表现主义绘画中分析中国当代油画的精神性

发布时间:2019-05-28 02:30
【摘要】:新表现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德国开始的一个新的流派。相继传播到意大利、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艺术现象,尤其在美国,更是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主流。在此基础上这种新的艺术表现与内在精神进行了发扬与升华,精神性的表达体现出了绘画的高度。精神世界的丰富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精神世界的丰富体现了艺术家人生的价值与个人性格,以及人生阅历。在艺术上,绘画主题与自身生存环境带来的观念是最打动人的。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深受西方表现主义影响。本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通过描述新表现的多重角度以及时代特征来阐述新表现主义出现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第二章通过解读基弗、里希特作品来阐述新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影响。第三章通过新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油画产生的影响,来分析中国当代油画语言产生原因以及绘画语言形式特点。第四章从绘画的观念性、社会性、写意性与平面性来讲述新表现主义对当代油画精神性的表达的影响。最后一章着重强调精神性在当下绘画的反思与当代艺术绘画发展趋势和历史境遇,以及对本人的作品思考。进而得出精神性表达在绘画语言中的重要意义。新表现主义绘画精神性的表达对后来绘画的发展具有开拓性。
[Abstract]:Neo-expressionism is a new school from Germany in the late 1970 s and early 1980 s. It has spread to Italy,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and has rapidly become a powerful artistic phenomenon, especially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art in the 1980s. On this basis, this new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internal spirit are carried forward and sublimated, and the spiritual expression reflects the height of painting. The richness of the spiritual world is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artists. The richness of the spiritual world embodies the value and personal character of the artist's life, as well as his life experience. In art, the concept of painting theme and its own living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touching. Chinese modern painting ar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expressionis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s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new expressionism by describing the multiple angles of new express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new expressionism by interpreting the works of Kiefer and Richter.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langua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inting language form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new expressionism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new expressionism on the spiritual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sociality, freehand brushwork and flatness of painting. The last chapter emphasizes the reflection of spirit in the present pain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painting, as well as the thinking of my works. 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spiritual expression in painting language is obtained. The spiritual expression of neo-expressionist painting is pionee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山川;狂飚激进——对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认识[J];福建艺术;2000年01期

2 王瑞芸;新表现主义新在哪里?[J];美术观察;2001年01期

3 ;意大利新表现主义画家桑德罗·基亚作品[J];美术观察;2001年01期

4 鲍玉珩;钱同琦;;艺术是表现:德国表现主义到新表现主义[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5 张宏伟;;搬用、综合和超越——作为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黄梅;;对话“新表现主义”之后[J];世界美术;2013年02期

7 胡怡闻;;哥布阿群体 新表现主义画风[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年03期

8 陈潇;;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四重奏[J];大美术;2006年04期

9 张黎红;;解读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意大利三C”[J];作家;2008年14期

10 宋小青;李雪;;率直与反叛的交融——新表现主义的精神特质与趋向[J];芒种;2012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张亚萌;中国艺术家为何对新表现主义情有独钟?[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陆斯嘉;德国新表现主义:摇滚画布的狂野之心[N];东方早报;2014年

3 鲁虹;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催生新的评价标准[N];中国文化报;2014年

4 陈潇;站在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之间[N];美术报;2006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 王镛;情感的变奏[N];中国艺术报;2001年

6 ;走近理想世界[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王端廷;心灵的自传[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尚辉;“意象”与“表现”的文化质感[N];美术报;2006年

9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梦幻般记忆下的风景[N];美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海平;绘画的“回归”[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尹祯旋;记忆中存在的风景[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翠;中国新表现主义的精神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建明;中国新表现主义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邹依庆;新表现主义源流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崔龙范;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应彬;美国80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卢超;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约尔格·伊门道夫的绘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邹译萱;当代中西美术交流三十年[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8 龚银;东西方思维差异下的艺术融合与发展[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9 柴琳;从西方新表现主义绘画中分析中国当代油画的精神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刘敦;话语流变与图像形态[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8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