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生成,缘灭消解—谈我的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19-06-03 08:04
【摘要】:我的论文主要是梳理自己的创作实践,通过创作实践和翻阅相关资料,最终阐述自己的思想观念。我相信这次论文写作会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创作实践。 我的创作主要关注时间、记忆、信息等题目。创作契机要从黑板、粉笔说起。黑板、粉笔承载着我们这一时代的学习与成长历程。时间流逝,生活里的记忆片段,里面充满了值得回味的信息。 黑板一方面是用墨刷成的,墨和毛笔、水有关,毛笔具有书写性;另一方面黑板和粉笔、色粉笔有关,粉笔具有写字、绘画的功能。由于水能消解掉粉笔灰画出的形象,毛笔蘸墨也可以再粉笔灰上作画。黑板擦还可以擦除已有的忆像,所以我就用这几种方法画记忆里面的事物。粉笔不断地生成,毛笔不断地消解,然后不断地循环往复,同时用相机拍照记录这一过程,然后再给掉落的粉笔灰和变化的痕迹进行拍照,以此从多角度来见证时间的流逝。思维记忆不断地在黑板上呈现与交织,黑板上的忆象不断地出现又渐渐地模糊,随着时间最终逝去。黑板、粉笔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记述着我们这一时代的的学习与成长历程。以黑板、粉笔作为创作的契机方式,不是简单的回忆或者是再现,而是通过黑板上忆象生成与消解的过程来破除惯有的的思维逻辑,拓展新的思考空间,最终探寻事物的本质。 本篇论文是从当代人的心理结构角度入手,以本人实践经验为例,探寻思维记忆。时间和记忆对于人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当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是通过黑板、粉笔、水、毛笔、相机和电脑等材料属性的重新组合从而对水墨画进行新的转型,以此来作为探寻主题的方式。 一切的思维记忆确实存在过,我的实践能给予证明,然而记忆不受控制,不可捉摸,最终又会逝去,因此它给了我探寻其缘由的动力。通过创作实践,我总结出记忆确实存在过,具有存在感,但它不是一个实体,不能把它当做真实的东西,它是变化的思维意识,不是长久不变的实体,此种判断和佛法里面的“缘起缘灭,,缘起性空。”有相似之处。这也正是我论文题目的由来。通过把两者并置,从而消解掉两者本有的概念意义,进而生成新的意义,到底会有何意义,就留给观者们去解读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4
本文编号:249178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司琪;略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交融[J];岭南文史;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491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9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