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胡粹中与倪贻德水彩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1 02:37
【摘要】:本文选择了民国时期的水彩画家胡粹中和倪贻德作为研究对象,从两人的从艺经历入手,结合二十世纪初东西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背景,以及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艺术革命,从而使胡粹中与倪贻德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的客观因素。在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他们的选题开始分析,进而论证以胡粹中为例子的写实性水彩和以倪贻德为例子的写意性水彩的形成。对比两位画家的艺术语言。并从中西绘画两方面分析胡粹中、倪贻德受到的影响以及体现绘画中的民族化。通过对胡粹中与倪贻德老一辈水彩画家的对比,证实中国水彩从民国时期就已形成了写实性和写意性,并延续至今,同时,这两种发展趋势它们虽然都是西画,但是已经在本土生根发芽,成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Hu Jin and Ni Yide, a watercolor painter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starting with their artistic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llision of East and West cultur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at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romoted the Chinese artistic revolution. As a result, Hu Zhonzhong and Ni Yide formed objective factors of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use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to analyze their selected topics, and then demonstrate the formation of realistic watercolor with Hu Zhonzhong as an example and freehand watercolor with Ni Yide as an example. Compare the artistic language of the two painters. The influence of Ni Yide and the nationalization of painting ar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u Junzhong and Ni Yide's older generation of watercolor painters, it is proved that Chinese watercolor has formed realism and freehand brushwork since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ntinues to this day. At the same time, although these two development trends are both western paintings, However, it has taken root and sprouted in China and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with Chinese local character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地草,自然;双脚一生山川 五十春秋水色──记著名水彩画家崔豫章[J];中州今古;2000年04期

2 郑士龙;;论水彩画创作中的主体真实性[J];美术大观;2001年07期

3 汤志刚;对水彩画用笔的认识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段辉;水彩画种中的中国意识[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5 石明祥;略论水彩画创作的“环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子蚺;关注本土 走出本土——记“深圳水彩画家作品赴澳门展”[J];美术观察;2003年06期

7 汪洋;对中国当代水彩画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艺术教育;2004年06期

8 殷俊;新材料 新技法 新画貌——试论留白胶在水彩画中的运用[J];美术学报;2004年02期

9 赵曦;论中国现代水彩画的厚度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黄琼,柯勤抒;试论水彩画的“多元化”[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鹤年;;论当代水彩画光与色的艺术表现魅力[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春立;很有希望的水彩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吴德隆;水彩画领域的新著[N];美术报;2008年

3 酉笠;水彩画:投资与收藏的双赢选择[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申志远;水彩画的品格和意境[N];哈尔滨日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今年创意月主推水彩画[N];深圳商报;2011年

6 水天中;笔简而韵长的水彩画[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明慧;水彩画:“画中女皇”风骨渐显[N];中国改革报;2012年

8 王富生;水彩画趋向民族化[N];美术报;2004年

9 江苏淮阴师范学校王营校区 吴勇;论水彩画的艺术韵味[N];美术报;2005年

10 顾森;展示水彩画的独特魅力[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茂;胡粹中与倪贻德水彩画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2 彭宁乙;现代水彩画中的装饰性表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杨碧香;论水彩画的观念意味[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文化;内蒙古地区水彩画现状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施晓鹏;浅析照片在水彩画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秋硕;水彩画中未完成性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晓峰;中国东北水彩画地域特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欣;论水彩画的“迹”与“象”[D];苏州大学;2012年

9 杨小玲;论水彩画对水墨画表现形式的借鉴与运用[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张花令;水墨画语言在水彩画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6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96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