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印象主义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及其方式

发布时间:2019-06-14 06:37
【摘要】:在整个西方绘画领域,每一时期的艺术流变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印象主义画派可以说是继现实主义之后的精神充分体现。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艺术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旨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派自身特有的空间表现特征,以及这种空间表现特征对之后美术的影响。 印象主义画派在空间表现上最终还是脱离不了西方的母体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审美观念的转变,印象主义画家运用科学的光色理论及色彩空间透视原理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规律与绘画语言。印象主义画派用虚实和冷暖色彩变化,以表达特有的空间效果替代了传统油画中的表现技法,从印象主义画派的空间表现技法入手,深入研究画面中空间的瞬间感。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中,表达的不再是传统油画中故事性画面或者是宣扬某一政治立场的画面内容,它体现的是自然环境下的明亮而协调的色调,轻松而朦胧的笔触,营造出瞬间印象的独特表现技法审美感受。印象主义画派也深深影响了后印象主义和现代诸流派的诞生与发展。
[Abstract]:In the whole field of western painting, the artistic evolution of each period has its own value and influenc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school can be said to be fully reflected after realism. Impressionism painting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art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ainting to modern painting ar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unique spatial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 schoo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is spatial expression feature on subsequent art. Impressionist painting school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parent cultural factors in spatial expression, bu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concept, impressionist painters have formed their own unique laws and painting language by using scientific light-color theory and color space perspective principle. The impressionist school replaces the performance techniques in traditional oil painting with the change of virtual and warm colors and expresses the unique spatial effect. Starting with the spatial expression techniques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 school, the instantaneous feeling of space in the picture is deeply studied. In the works of impressionism school, what is expressed is no longer the story picture in traditional oil painting or the picture content that propagates a certain political stand, it embodies the bright and coordinated hue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laxed and hazy strokes, and creates the unique expression technique aesthetic feeling of instantaneous impression. Impressionism also deeply influenced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post-impressionism and modern school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明;印象主义在中国——评穆家麒教授的点彩艺术[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2 马永建;;城市印象主义[J];世界美术;2005年04期

3 孟绘霞;;“眼睛”的背后——再论印象主义[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林欣;;漫谈对法国印象主义的认识[J];美术大观;2008年12期

5 孔凡杰;陆猛;;重构印象主义:印象四期与二次革命[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沈鸿雁;;从绘画到文学和音乐——简评法国印象主义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7 陈耕;戴琼瑶;;论述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异同[J];学理论;2010年12期

8 邹丹;;西方印象主义之印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0期

9 周绍举;;再读印象主义——由梵·高的《向日葵》所引起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1年02期

10 王少羽;;恬淡艺术与激进社会——十九世纪中叶印象主义画派与法国激进社会的矛盾与契合[J];东方艺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键;;印象主义批评观念在中国(1922-1937)[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喜岷;罗蒙将带来新“印象主义”[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伊者;捕捉“光”与“色”的人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彭文慧;印象主义作品的绘画色彩[N];安徽日报;2005年

4 葛佳平 董绪文;解读印象主义[N];美术报;2004年

5 金立文 敬写;晓理践画堪楷模[N];美术报;2009年

6 罗中立 何多苓 庞茂琨 陈平 邱瑞敏 沈行工 袁运生 陈世宁;名家评说印象派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二)[N];美术报;2004年

7 ;阳光和空气扑面而来[N];文艺报;2004年

8 高天民;印象派在中国(下)[N];美术报;2004年

9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刘剑;感受色彩[N];美术报;2002年

10 ;印象派绘画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金鸥;印象主义运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双秀;论印象主义在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尼娅》中的运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高娜娜;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印象主义特色[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董娟;枫丹白露的阳光[D];暨南大学;2008年

5 王徽;独特的印象主义大师[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6 杨彦丽;印象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和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小会;《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印象主义特色[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楠;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社会背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肖振;游离于自然主义之外的印象主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邵艳华;论《都柏林人》中的印象主义特色[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99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99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