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研究:以宋、明、清三本比较为视野
发布时间:2019-07-23 20:47
【摘要】:本文梳理了三幅《清明上河图》(以下简称《清图》)的版本、流传经过、制作年代和作者等图像志信息,探讨了三个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艺术背景下其图式谱系如何相接、相传。发现:“明本”的图式来自于“耳学”,“清院本”也不是学界说所“后世版本皆来自“宋本”,诸多材料表明其图式源于明本更加可信。 第二章基于画面内容,分析诸本《清图》皆用“手卷”这种手法表现的原因。总结了三本“清明上河图”的通行的图式,并分析其主要物象的差别并究其缘由。最后从人物、山水和建筑或界画三方面,分析三本《清图》艺术风格。 第四章“一个文化史的解释”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阐述“清明上河图”作为一个被历史赋予重要人文和社会意义的题材一再被模仿,演绎。这种不厌其烦地复制不是创作力的枯竭而是特定的文化语境要求。风格清野的“宋本”,诗意恬淡的“明本”亦或华贵平和的“清院本”,每一个图本都与制作它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情景戚戚相关、互相依赖、互为见证的共谋关系,都证实了同一个绘画题材在不同的艺术背景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以及审美蕴含,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此而论,三本《清图》的演变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同名绘画最为鲜明的演化实例。 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这一题材的继续变革和发展,并能为研究其他同名画演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9.2
本文编号:2518395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臣彬;;谈明代书画作伪[J];文物;1990年08期
2 李维琨;;吴门画派成因及其历史贡献[J];新美术;1991年01期
3 叶康宁;;明代后期的书画作伪高手黄彪[J];书画艺术;2010年05期
4 余辉;;清院本《清明上河图》[J];紫禁城;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518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1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