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基督变容》到《捕鸟者》看中世纪绘画

发布时间:2019-07-26 07:36
【摘要】:本文以中世纪两种不同绘画类型的代表性作品《基督变容》和《捕鸟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绘画语言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两种类型作品的语言组织关系、秩序感及其与精神内容的关系。 《基督变容》的画面和形式感,反映了宗教内容对它的要求。而《捕鸟者》这幅作品的安排,则支持了生活化的情境。本文从线、色彩、比例、空间、构图方式等造型因素,到线的流动、隐性和显性几何形的呼应和错落、聚集或扩张引起的视觉活动,从表面的语言关系到隐藏的线和形及运动的良好配合都进行了详尽分析。想要较为深入和具体地探讨造型语言的形式、组织与精神情感表达的相关性问题。这样一个“基础”问题,在具体艺术分析、在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有不断认识的必要。 视觉艺术,其精神情感通过画面造型因素的调动和组织方式而呈现,并且打动人心——而那些过去时代的艺术作品,在今天仍给我们带来感动便是最好的例证。恰当的组织形式,不仅是画面整体结构的组织方式,也在局部细节中呈现。 《基督变容》强调了集聚与扩张的构图样式,将简洁有力的线组织运用其中,以块面的稳重感使形象沉稳、庄重,并总是拉长画面人物的身高比例;同时,整体上建立了向中心层层递进、由中心向外散开等丰富的多向性动势。使画面在强调神圣感和凝聚感力量感的情况下,由于各个部分的组织和运动,呈现出丰富而统一的节奏和律动。而且也特别有益于它所需要的形象。 《捕鸟者》,是中世纪后期的作品,折射出艺术家在时代背景的变化下,内心和艺术取向的变化。画面的主体结构是相对错落的、变化性的组织关系。而更加丰富的形象感觉和形式意味,从语言和组织变化中尽显。 中世纪的两幅画对于我们,不仅仅是对于某一类的绘画语言与精神表现关系的认识问题。它和所有其他能够跨越时代的优秀艺术一样,还提示我们重视具体作品,重视具体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提示在传统中发现新因素新意义和新认识的可能性。并且提示如何面对未来、面对艺术创新的问题。 从《基督变容》到《捕鸟者》及其它作品的全部认识,是与我这个阶段的创作状态和追求有重要关系的,通过中世纪传统中的这两个点——一个是具有凝聚感的庄重形式对于神圣事物的表现,一个偏向于生活化倾向的现实面貌组织,触及更加有意义的内容和层面,并使新认识,对新的表达和实践具有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燕泉;;哥特式教堂和玻璃画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顶点[J];大众文艺;2010年03期

2 罗建龙;;论西欧中世纪艺术的发展与影响[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3 李新猛;;浅论中世纪绘画的艺术精神及其影响[J];美术大观;2009年02期

4 张建涌;神性的飞扬——浅析中世纪绘画艺术中的美学观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2期

5 罗军;;神性的光辉——中世纪基督教美术[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啸声;谈几点介绍西方中世纪艺术的想法[J];美术之友;1994年02期

7 安娜·普拉什,薇君;西方中世纪艺术研究现状[J];世界美术;1987年04期

8 王俭美;非理性·象征·理性——析西欧中世纪艺术特征[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本文编号:2519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19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