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9-08-05 20:53
【摘要】:中国绘画源远流长,线条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国画的精髓,跟西方绘画中线条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绘画用线条来描绘物象的轮廓,而在中国画绘画中,线条的地位远远超过了色彩,中国画中的线条不仅能够描绘物象的基本结构与轮廓,,更能够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来表现物象的意境以及画家的情感。所以说线条在中国画中,不仅是作为绘画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更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绘画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把中国人物画中的线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线条的多元化以及艺术家通过线条所表达的内心的情感色彩。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章分别从“气论说”、“阴阳说”、“抒情说”三方面去论述中国画线条的哲学意味和较为系统的总结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演变。中国画中,只有与“气”结合的线条才能通过笔墨的变化表现物象的韵味。中国画线条同样有阴阳之说,比如线条的“刚”与“柔”,“上”与“下”“急”与“缓”等等,线条的阳刚同哲学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同时作者可以通过线条的刚柔、粗细、急缓等记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从最原始的“简单朴拙”的线条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从隋唐时期的“铁线描”及“吴带当风”到宋代高度简洁的“白描”及“简笔”画法,最后到元代“书画同源”的逸笔画法。可见,线条在中国人物绘画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成熟。 第二章主要从现当代人物画入手讲述线条的审美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在中国现当代人物画中画家对于线条的运用更加灵活自如,更加丰富。列举了一些现当代画家的作品并从“笔法”“笔势”“笔意”三个角度论述了线条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结合自己作品浅谈在创作期间对于线条的感悟。
【图文】:

,论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表现,倪英英;2014年,


人面鱼纹图

,论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表现,倪英英;2014年,


彩陶鱼纹西安半坡出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祥;沈颢的文人画理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朱殷治;;试论吴镇对中国文人山水画的贡献[J];书画世界;2009年01期

3 佘松;;现代重彩画散议[J];书画世界;2009年02期

4 羊草;;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J];书画世界;2009年05期

5 周乾华;;传神写照——试论“写”是写意人物画的主线[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6 叶丽美;;传统工笔画色彩式微初探[J];书画世界;2012年03期

7 王中会;;从宋代山水画的制作浅谈对山水画创作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许婷婷;李永辉;;李唐山水画之变化——从有“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贺伟;;读《恽格“摄情”说》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张园园;;浅谈艺术创作中的“入”与“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王沫;;植根时代 为民写真——蒋兆和水墨画的现实人文关怀[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2-2013[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李清敏;古埃及阿玛尔纳时期艺术成就的历史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聂瑞辰;花鸟画的多元化审美取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张华;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8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9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10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云;无序之有序[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高志;中国山水画借鉴素描因素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柴红霞;文人画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亚兰;论画学与宋代绘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黄欣凤;论疏体画风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及其审美渊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小勇;宋元文人墨梅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曾晶;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3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23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