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关于闽南剪粘艺术的探索及将其融入油画创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22 19:10
【摘要】:民间美术历史悠久,但自诞生之初却一直被看作是“市井之作”、“不登大雅”的艺术,是民众用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期盼的一种方式,不曾被社会上层所重视,在古代与士大夫的文人美术、贵族的宫廷美术、佛道的宗教美术风格迥异。民间美术靠一代又一代匠师的手手相传、经验积累,出现了一批工艺精湛、美轮美奂、堪称珍品的艺术项目,在历史中薪火相传,不断提升完善,体现出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民间美术中的经典,本论文依托的对象闽南剪粘美术,即属这一范畴。随着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繁多,与东方艺术完全相异的西方现代艺术进入国人视野,审美标准因人而异。与此同时,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今,产生于人文历史长河中的乡土民间美术重新得到了大众的目光,人们发现它和西方艺术虽风格不同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焕发着不朽光芒的经典民间美术备受青睐。这种“河东转河西”的更替变化,背后蕴含着的是人们对这门艺术价值的新认识,并试图让它充当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媒介。本文结合个人“由北转南”的生活经验和美术实践,通过在读期间三年多次深入实地的考察探索,大胆地进行了东西方美术的交融和应用,总结出实践的心得,给人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认识身边独特的民间美术——闽南剪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1、民间美术的范围、特点是什么,是什么支撑了它从农耕时代延续至今;2、作为闽南民间艺术中堪称经典的剪粘是怎样产生发展和臻至完美;现在的生存状态又是怎么样;3、剪粘艺术漂洋过海到台湾,甚至跨出国门,为何能异域生根,备受喜爱;4、在现如今群芳争艳的绘画领域中,“五彩缤纷,立体诗画”的剪粘能带给我个人怎样的启迪,通过个人实践,如何把握剪粘与个人创作之间的碰撞交融,使其不仅仅作为绘画技巧的题材和客体,而是在研究中提升对艺术交融的理解和对认识领域的开拓。
【图文】:

晋祠,彩塑,社会科学版,品性


1逦图1:晋祠彩塑逡逑图片来源:http://www.sohu.eom/a/l邋143邋16053_395870逡逑的独立品性》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期2逡逑

来源,图片


图3:年画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忠杰;;闽台传统剪粘工艺特点简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慧娟;;油画的中国特色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S1期

3 陈磊;;闽南民间艺术奇葩——剪瓷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6期

4 陈艺方;也论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黄平;论民间美术的独立品性[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595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95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