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公共壁画的“叙事性”

发布时间:2020-04-10 18:25
【摘要】:公共壁画从古至今一直肩负着“存教化,助人伦”的职能,以图绘的方式传播思想、传递能量。因此,公共壁画所绘制的内容以及讲述方式需要艺术家仔细斟酌,画面的“叙事性”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以从古至今公共壁画的若干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一些公共壁画的叙事模式,并强调在公共壁画中“叙事性”在当今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笔者认为叙事性是公共壁画的重要特点和属性之一,在壁画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公共壁画的叙事模式具体有以下三种:叙事的时间与空间、叙事的人物与情节、叙事的结构与视觉导向。正因这些特殊的叙事模式使“叙事性”的公共壁画极具历史价值,同时包含着文化属性以及教育职能,推动了知识的传递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文化随着政治经济的进步而发展。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新型媒材的开发等社会因素对公共壁画“叙事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共壁画已逐步发展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项文化内容。它不仅吸收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结合了当代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叙事性”的当代壁画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种城市形象或文化符号,不仅包含了城市的历史、当下、也承载着它的未来。同时,观者的阅读行为使公共壁画与人发生了交互行为,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关系,使得“叙事性”的当代壁画有了社会文化的基本属性。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对公共壁画“叙事性”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家在进行壁画创作时,需要将“叙事性”放在首位,并做到“叙事”观念的转换以及对“叙事”形式的追求。作品一方面需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更好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坚持对真的呈现、对善的弘扬以及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需要艺术家进行个性化的创作。秉承传统、勇于创新,在虚拟文化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身对艺术的追求。活在当下,从生活中去寻找自己的创作灵感,做到因地制宜的选取题材,合理的运用媒材进行“叙事”,用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使壁画作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起到精神引领和美育先导的重要作用。
【图文】:

野牛,壁画,洞穴,法国


图 2-1 法国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野牛》Fig2-1 "bison" mural in Altamira cave, France筑尚未出现的原始社会,人们将各种图形描绘在天然表情,这便是最早的壁画。例如法国阿尔塔米拉洞穴通过简单的线条,观者可知野牛的大小、颜色与形态与示警,通过族人的观看行为使其有了最初的公共性泛的将画绘制在人工建筑空间中的内外墙壁,例如宫的内外墙壁、天花板、屋檐、房梁、门窗等地方。例孜尔石窟、山西永乐宫壁画以及北京法海寺壁画等。方面是为了宗教礼仪服务,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装饰、古代的中国壁画也呈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共性。随着时步唤醒了人们的公共意识,扩宽了壁画的概念,它不面绘画,还出现了具有立体特征的三维空间绘画,例义在如今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更多的是以一

叙事性,硕士学位论文,艺术家,壁画


弗拉·安吉利科《受胎告知》Fig2-2Conceptiontoinform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顺芳;;例谈叙事性作品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5年32期

2 赵旎娜;;互联+物联视野下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叙事性建构——以绍兴市典型农产品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2期

3 刘芳;;历史文化性博物馆叙事性展示设计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1期

4 俞翔;;别有会心 自得其乐——以《猫》为例谈“动物散文”类叙事性作品的教学[J];辽宁教育;2017年13期

5 陈晓琴;;浅析秦汉乐舞的地位[J];北方音乐;2017年09期

6 张新东;;品事 品人 品文——谈谈叙事性作品的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04期

7 张楠;;叙事性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01期

8 赵淑华;张力丽;;博物馆文创产品叙事性设计方法[J];美术大观;2016年05期

9 戴敬平;;昆曲伴奏音乐的叙事性[J];剧影月报;2016年05期

10 鲍国潮;;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J];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亮;;“叙事性”最初先行者——张曙光[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龙扬志;;叙事性·生命体验·诗意生成——读李小洛组诗《孤独书》[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封宗信;;日常语篇的文学性与片段随意拼接中的叙事性[A];认知诗学2014年第1辑[C];2014年

4 王祥兵;穆雷;;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论文梗概[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黄丹兰;胡珊;;基于叙事性交互的海生馆体验设计[A];工业设计研究(第五辑)[C];2017年

7 李文钢;;诗应如何为驳杂生活留下独特显影——由阅读《他手记》引发的随想[A];“生命之光”——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启毅;胡竹菁;王鑫强;;叙事性公益广告:基于叙事传输理论下的探讨[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罗小凤;;在语言的解剖中抵达诗质——阿毛诗歌话语特质及其意义之探[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巧梅;叙事性博物馆的构建[N];中国文物报;2019年

2 李浩;叙事,包含于诗中[N];文艺报;2017年

3 李建周;叙事性与历史感[N];文艺报;2017年

4 刘频;广西诗歌:从叙事中缓慢转身[N];文艺报;2017年

5 贺绚;从“小人书”到“架上连环画”[N];文艺报;2017年

6 刘汀;王单单,,或他诗中的“气”[N];文学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622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22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