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意”与“象”——赵无极绘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2:51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艺术进入“自主融合”的时期,中西文化与艺术也在“碰撞”与“冲突”中呈现出交流发展的趋势,关于艺术走向的问题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热点,对中西文化与艺术异同的探讨也随之浮出水面。在中国,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青年群体中掀起“留学热潮”,大量优秀的人才远赴海外深造,这种现象与中国的艺术发展息息相关,催生了许多博古通今、融汇中西的艺术家。其中,法籍华裔艺术家赵无极由于其“抒情抽象主义”绘画而享誉国际画坛,是现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通常,对赵无极的绘画艺术造成影响的有两种主体:西方以现代主义艺术为代表;中国以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与写意精神为代表。前者为阶段性的绘画语言与形式的参用,未纳入赵无极对艺术的根本追求之列;后者为整体性的文化与思想的根植,并逐渐纳入赵无极的主流艺术根源之列。赵无极的绘画艺术是对客观物象与主观心意的完美结合,即“意”与“象”的结合。“意”与“象”原为中国传统哲学用语,后被各种文人雅士借鉴到美学与艺术思想中,频繁的单独或同时出现,涉及诗、词、书、画、乐等诸多领域。历经沧海桑田,发展至今日,“意”与“象”的审美意义已然如日中天,成为中国文化与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范畴。对赵无极而言,“意”包含了由其独有的世界观、人生观而决定的精神气质,是其绘画艺术生命的本体体现。“意”是一种模糊的存在形式,需要借助绘画言语等媒介才能为人所观赏与领会,其表达依赖于“象”,艺术家需要“立象”才能“尽意”。“象”是从客观跨越到主观的思维模式,“象”的存在使艺术家的精神气质得以显现与延伸,甚至产生“象”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表“意”为主,辅以“象”显,正是赵无极的绘画艺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这既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也是主观能动、突如其来的。而“意”与“象”的结合,既是形而上的审美范式,也是形而下的艺术实践,体现了观念与现实在画面中的和谐统一。赵无极的艺术成长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反叛,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回归。“意”与“象”贯穿始终,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我们可以清晰得见赵无极对中国陈旧观念的摒弃,对写意精神的继承以及对华夏美学的发扬。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作为赵无极阶段性的绘画语言与形式,也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存在某些不谋而合的“同构性”。所以,我们也可得见赵无极对表现情态的借鉴,对建构形式的注入以及对虚幻语境的把握。总而言之,赵无极的绘画艺术势必是个人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艺术精神,乃至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多元融合。故而,本文力图以赵无极同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关系为线索,以“意”与“象”为切入点,从更为宏观的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角度下,对赵无极的绘画艺术进行历时态分析,从而做出客观、全面且新颖的解读与重构,并以此为基础,从创作理念及技法角度讨论与调和中西方艺术文化的冲突,以及艺术的客观规律与艺术家的主观意志的关系,以期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内涵同现当代艺术观念的融合特征得以彰显。
【图文】:

篆体,先秦时期,儒家,先天


笼统的理解为想法、心思、愿望。实际上,“意”念。例如,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人对事就是一种“先因”,强调“意”具有源于客体、说苑 修文》中提到:坏的看法都是由“意”造成的。可见,“意”具可以是先天就存在的,从而影响人对外在事物一定的主观特性,在“意”的构建中,“主观”关。《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中提到:从心。”(【卷十】

甲骨文,最早,《说文解字》,南越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在审美领域中,“意”这一情感体验与艺术家从创作中获得的审创作的过程及规律更是大相径庭、不谋而同。②总而言之,,“意”是根植于传统中华文化中也是能动的,是可以由直觉感知到的,也可以二、“象”:由客观到主观的跨越首先,相对于“意”,“象”必然是带有自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它源于人类对于自然世《说文解字》最早做出如下描述:“长鼻牙,南越大兽,三y剩╪ián,同“象。”(【卷九】【象部】)不难看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自栋;;赵无极艺术的文化取向[J];读书;2019年07期

2 景敏;;恣意浩渺 无极无尽——画家赵无极的艺术心迹[J];爱尚美术;2018年03期

3 黄辉;;赵无极作品连连破亿,价格虚高吗[J];收藏;2018年08期

4 种荷;;赵无极晚年患痴呆 独子与继母打官司[J];中国拍卖;2013年10期

5 刘阳;;论中西文化交流的个人媒介——以程抱一、赵无极和米修为例[J];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2013年Z1期

6 ;赵无极:拍卖场上无可比拟的独行侠[J];艺术品鉴;2018年16期

7 辛晓星;;赵无极作品连连破亿,价格虚高吗?[J];艺术品鉴;2018年25期

8 蒋方舟;;一截一截的人生[J];视野;2017年07期

9 苗向东;;赵无极救恩师[J];杂文选刊;2017年09期

10 张文文;;浅析赵无极抽象油画的意境美[J];明日风尚;2017年1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达达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赵无极作品市场的养成[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

2 水天;赵无极的作品在海外市场发力[N];团结报;2018年

3 高凡丁;“赵无极热”来袭[N];中国美术报;2017年

4 高凡丁;5.1亿港元:赵无极又创新纪录[N];中国美术报;2018年

5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彭锋;意境与气韵[N];中国文化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于娜;赵无极《29.09.64》上亿港元成交 东西方市场差异在缩小[N];华夏时报;2017年

7 安娜;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美术馆面临的新课题[N];中国文化报;2017年

8 齐民;赵无极晚期巨作月底上海付拍[N];中国商报;2017年

9 任丽凤;传统与现代的碰撞[N];中国艺术报;2017年

10 记者 李虎;《争荣竞秀》:见证赵无极黄金转型期[N];上海证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伊尔吾;启迪当代艺术设计的赵无极艺术形式语言探析[D];鲁迅美术学院;2019年

2 梁嵩;“意”与“象”——赵无极绘画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杨凝;赵无极艺术创作中的“虚空”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吴秉鑫;当代油画的肌理特色研究与应用[D];湖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李伟;赵无极绘画艺术及教学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6 张关春;论艺术创作中的民族审美经验[D];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

7 李雪萌;合而不同—赵无极与郎世宁绘画比较研究[D];鲁东大学;2017年

8 张鑫;赵无极绘画笔触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9 白杨;浅谈赵无极作品中的“虚空”[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10 李胤杰;赵无极与中国艺术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6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26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