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彭小杭的中国戏剧人物油画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21:05
【摘要】:中国戏剧人物画是利用绘画语言记录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一种传播形式。它记载着舞台上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观赏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入到戏剧表达的人物和事物的场景时空之中。通过画面对人物的形象刻画,了解、认识、进而体验中国的戏曲文化魅力的。为了完美的表现中国戏剧人物画这个主题,在这方面长期进行研究和创作的画家很多,如老一辈画家林风眠、关良、马德高、黄凯明、王双才等。随着绘画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创新,更加涌现出了一批如彭小杭、钱流、李白雪、周雪、岳海涛等画家。根据他们的时代以及绘画风格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创作出了大量的戏剧人物画作品。画家彭小杭在创作生活中,大部分也是以画中国戏剧人物为主。他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求学路上长期学习和研究了西方油画,造型上更是长期学习和研究过雕塑,他的创作不断吸收先辈画家们积累和传承的宝贵艺术精髓,同时吸取西方绘画的艺术营养,融入他的中国戏剧人物画创作之中。通过二十多年的执著追求和努力,他成功的表现了这个主题,巩固和传承了老一辈画家的艺术精髓,同时又发扬和创造了许多新的方法,他的中国戏剧人物画主要的表现方法就是油画。本文以彭小杭的中国戏剧人物的“中国传统艺术主题”和“西方油画表现”为研究论点,即内容为主题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为西方油画。通过他的中国人物画主题思想意识的形成开始,从他的艺术经历、责任担当、创作过程中分析他利用油画的媒介,吸收和总结前人的艺术成果,丰富和发展油画的表现形式,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让中国的传统艺术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传统绘画的形式和内容。他的中国戏剧人物画油画表现形式,也让中国戏剧人物创作提供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以便于今后的创作工作者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为我国的中国戏剧人物画开创了新的探索之路,为发展和传承中国的中国戏剧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主要线索是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戏剧人物画、表现意义、表现研究现状,然后引出彭小杭的中国戏剧人物主题油画表现形式的表现研究等。第二部分:彭小杭中国戏剧人物画油画表现。主要内容是围绕中国戏剧人物画的“中国传统艺术主题”和“西方油画表现”来论述。首先将彭小杭的艺术经历作为铺垫,阐述他的中国戏剧人物画主题观念意识形成。然后开始论述他的主题和表现的内容,通过分析他的作品,从中国戏剧人物画主题的“意和形”入手,然后着重分析他的表现技法:如用笔、用墨色、到构图、平面构成、色彩色调、肌理等分析他的中西混合,灵活运用的特征。这是全文主要的分析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分析章节。第三部分:结语部分,简述彭小杭先生的中国戏剧人物画创作意义:传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诠释它的内涵,丰富了它的语言,发展了它的表现方法,让中国戏剧人物画艺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让世界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他的创作内容注入了生命,同时给绘画创作工作者带来的宝贵财富。让艺术更加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图文】:

照片,作品,来源,图片


渐减少了对人物造型的描绘,将背景简限定,在不断的持续中,得到了永恒他描绘某一个人的细节,或某一个故他的油画造型在教学中非常严谨,另的造型和解剖能力非常强。在他早期经过他对中国画的研究和借鉴之后,变的,,他认为戏曲重要的不是一招一情感和精神。如果一幅画太写实了,的再现,和画照片没有区别。而要表的空间,这在中国笔墨当中比较容易照搬过来,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这起来就是:形式与构型,是他在油画创的结构。即使如何“离型取意”。《

作品,技术师范学院,来源,图片


《刀马旦系列》(彭小杭作品:图片来源搞艺术网)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于冰;;探析刀马旦的艺术风格[J];戏剧之家;2015年09期

2 刘权;王猛;;绘画作品中的材料肌理及几种制作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8期

3 陈华;;林风眠、关良、丁立人彩墨画比较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5期

4 刘德宾;;看戏与画戏:谈戏曲人物画的创作取材与艺术表现[J];神州;2012年34期

5 孙铁鸿;;论油画作品中色调构成的审美认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6 杨丰羽;;戏剧戏曲绘画创作谈[J];戏曲艺术;2012年03期

7 施旭升;;反思“戏剧性”:一段问题史[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5期

8 董健;;再论戏剧性——兼答张时民博士的质询[J];江海学刊;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珊珊;现当代中国戏曲水墨人物画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2 赵长宽;水粉画写意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2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2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