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皴法对油画笔触运用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4-20 21:28
				
				
				
				
				
					 【摘要】:油画,这个由西方舶来的画种,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发展的节奏太快。中国画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尝遍了西方20世纪出现的各种“风格”和“主义”。猛一回首,发现我们逐渐远离了本土文化。由老一辈画家提出“中西融合”绘画精神,越来越被画家们重视。本文所研究的山水画皴法对油画笔触运用启示是对“中西融合”的绘画精神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的山水皴法对油画笔触运用启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通过梳理总结油画笔触的发展流程,将油画笔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文艺复兴时期的“隐形和谐”;(2)巴洛克时期的“萌芽”;(3)印象主义:“大解放”;(4)近现代:“百花开放、百家争鸣”。本文对每一时期的笔触特点作了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出油画笔触的价值所在。艺术家们不断创作出新的笔触,为油画创作谱写新的艺术感染力。二、第四章论述山水皴法对油画笔触的运用启示,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本章从三个方面详细探讨此观点:表象—从点、线、面外象上;表法—从山水皴法与油画笔触绘画表现能力上;表意—从皴法与笔触的意象审美交融上。最后,得出山水皴法和油画笔触运用的启示。这些启示包含:(1)油画笔触的创新可以借鉴中国山水皴法的师承性精神。(2)东方善线,西方善面,虽各自有别,但都可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相互学习有利于笔触多样化。(3)山水皴法与油画笔触的绘画表现能力都非常强,它们之间又有区别,且风格各异。皴的笔墨用法包含干、湿、润、枯、焦之变,对油画笔触有着一定学习意义。(4)油画笔触里存有山水画里所探究的当代因素,同时传统皴法里也蕴藏着当代油画艺术里所追求的品味,它们之间淅淅融汇。三、论述当代油画家对皴法的运用,以蔡锦为例,讨论蔡锦笔触与王蒙的牛毛皴的关联。对此关联,作者有一些独到见解:作者认为蔡锦式笔触在柔情细碎的表象上、在神秘跳跃的画面效果上,在一以贯之的绘画作风上与元代王蒙的牛毛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四、第六章论述了本人的绘画经历,是论文的另一个重点,也是本文的特色之处。本章论述了本人的绘画经历了诗意的线条时期、执着的光影时期、风格探索时期的三个阶段,并从中探讨山水皴法对个人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此外,分析了本人在油画创作中对山水皴法运用的启示。总之,不忘传统,潜心学习中国古代山水画,细心体会山水画里的皴染变化,融合皴法与油画笔触所体现的审美因素能为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图文】:
逡逑岤#逡逑图5-1《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逦图5-2齐白石蝉画局部逡逑4.2.3皴法对笔触运用的启示-2逡逑通过山水皴法与油画笔触它们各自对客观材质表达能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逡逑出:逡逑(1)
逡逑岤#逡逑图5-1《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逦图5-2齐白石蝉画局部逡逑4.2.3皴法对笔触运用的启示-2逡逑通过山水皴法与油画笔触它们各自对客观材质表达能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逡逑出:逡逑(1)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3
 
本文编号:2634981
					
			
				
						
						
					
					
				
				【图文】:
逡逑岤#逡逑图5-1《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逦图5-2齐白石蝉画局部逡逑4.2.3皴法对笔触运用的启示-2逡逑通过山水皴法与油画笔触它们各自对客观材质表达能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逡逑出:逡逑(1)
逡逑岤#逡逑图5-1《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逦图5-2齐白石蝉画局部逡逑4.2.3皴法对笔触运用的启示-2逡逑通过山水皴法与油画笔触它们各自对客观材质表达能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逡逑出:逡逑(1)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关于蔡锦的重要评论摘要[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姜天宇;;从古典到现代:潜隐的“和谐”与抽象的“忘形”——浅谈西方油画笔触的发展历程及演变[J];文艺争鸣;2014年03期
3 刘化宇;;浅谈中国画的“气韵”传承及探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黄志华;“有意味的形式”与后印象派绘画[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常春;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符号化”创作现象的文化主体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郭亚静;王蒙山水画中牛毛皴、解索皴技法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潘磊;油画笔触的演变及其审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斐;对中国山水画的学习认识和心得体会[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树强;油画笔触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谭小建;融合与创造[D];苏州大学;2008年
7 吴忠光;亦中亦西亦大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34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349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