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宣和画谱》绘画著录及递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22:32
【摘要】:《宣和画谱》是中国历史第一部以“画谱”为名的官修绘画著录文献,是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的浓郁的收藏风气影响下编撰的。《宣和画谱》在书画著录文献上有开创之功,最早对绘画作品进行系统、科学地分类、命名,并记录作者生平及绘画评价。其编撰借鉴了传统目录学的著录方式,对精选的6396件绘画作品著录,虽然有不完善之处,却是中国书画目录学相对成熟的著录文献,其绘画目录编撰方式对为后世的公私绘画著录提供了范式。作为绘画目录学著作,面对数量庞大的宫廷收藏,分类与命名是最重要的工作,《宣和画谱》的分类是以绘画题材为标准将众多作品分为十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是较细致、科学的分类法。《宣和画谱》的绘画著录中反映了对画家及画作的品第,宋前名作为重,入宋后的画家入谱与帝王推重有重要的关系。而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画家因身份与资质的原因入谱的机会很小。《宣和画谱》所创立的绘画命名也比前人更科学。除了沿用前人文献,还有大量的重新命名,宋徽宗题名也是其命名的一部分,各门类绘画命名都遵循的一定的原则,这种命名原则对后世文献中的绘画的命名以及后人的收藏和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著录绘画从北宋宫廷中散佚,这是公私收藏的一大浩劫。在这场劫难中幸存的画作在金和南宋的公私收藏中流传递藏。这些作品在元明清的宫廷和民间收藏中成为备受青睐的古画名作。历代宫廷收藏、文人藏家的书画题跋中,《宣和画谱》著录的画作,可以考见其流传情况。这些画作有少部分流传至今的,保存在中外各大收藏机构中,虽经专家鉴定,多为后世摹本,但也是世人认识《宣和画谱》著录绘画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蓓容;;从《石渠宝笈》看民间书画鉴藏盛衰[J];紫禁城;2015年09期

2 于广杰;苏涛;;苏轼文人集团对《宣和画谱》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薛蕴;;《宣和画谱·山水门》史料探微[J];兰台世界;2014年26期

4 薛蕴;孙越;;《宣和画谱·人物门》史料探微[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薛蕴;;《宣和画谱·道释门》史料探微[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杨军;;北宋馆阁书画鉴藏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01期

7 赵娟;;北宋书画鉴藏研究——以《图画见闻志》、《画史》为例[J];艺术百家;2012年02期

8 马邦乐;;北宋宦官与书画鉴藏[J];美术学报;2011年06期

9 罗新华;;北宋翰林图画院人员地位与出身考述[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蒋炜;江建龙;王维华;;《宣和画谱》作者考证[J];书画世界;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晶;安岐与《墨缘汇观》[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2 王健;宋徽宗画作鉴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3 唐勇刚;文征明书画鉴藏活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4 陈思;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5 杨勇;两宋画院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6 梁田;两宋画院制度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7 马邦乐;北宋书画鉴藏风尚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9 胡建君;元yP文人圈与文人画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王严;“宣和体”及北宋宫廷花鸟画与诗的相关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连静;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风格及其历史地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石冢美津子;从君台观左右帐记看宋代花鸟画与日本狩野派[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3 李永强;《宣和画谱》中的缺位—米芾[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7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37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