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昌的写生精神谈我的创作
发布时间:2020-04-24 03:24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画院兴盛等因素都为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当时的绘画呈现出百家争鸣之态。赵昌性格孤傲,经常游走于山川之间,并倾心于花鸟写生。早期跟随滕昌yP学画,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花鸟画家。当时宫廷内外多数花鸟画家都崇尚“黄家富贵”的院体画风,而赵昌能够另辟蹊径,坚持长期深入自然写生,体察万物的情态,在实践与领悟中别开生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宣和画谱》著录赵昌的作品有154件,但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也异常珍贵。笔者在学习中国画过程中深受赵昌技法及其绘画精神的启发和影响,并在自身的创作中将其逐步消化、吸收。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以下分而述之:第一部分为笔者毕业创作的选题及实施方案。从选题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出发,探讨相关课题研究动态,以更好地指导笔者的毕业创作;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赵昌的写生精神,从而探讨笔者的毕业创作。具体从赵昌的绘画、“写生”和写生精神入手,并阐述了赵昌的写生精神对笔者创作的影响。此次创作分为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坚持写生,进行以花鸟题材为主的小品画创作;第二个主题,笔者在长期深入自然写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对事物本身的描绘,把对生命的解读融入到创作中,以树为载体表达笔者对大自然的感受及敬畏之情。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本文编号:2638470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臧新明;;论中国古典画论中之“写真”“写貌”“写生”[J];艺术学界;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638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3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