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当代油画人物中“脸谱化”现象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8:35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以“伤痕艺术”和“85新潮”为代表的反思,90年代“新生代”用极具创新的绘画语言表达形式立足于当下艺术市场,其主要艺术主张是对社会现实以及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它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从此中国当代艺术的关键词从“政治性”变成“商业化”。“脸谱化”是中国当代油画的一种表现语言现象,它反映了中国当代油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格局;也是一种从视觉真实走向心理真实的审美过程,同时它有时也表现为一种快餐文化情境下获得辨识度的一种策略性表现方式。“脸谱化”表现在中国文化中有漫长的渊源,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和戏曲脸谱还是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典型化”的艺术手法,是一种“戴着锁链的舞蹈”。当代文化情境中“脸谱化”表现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符号化,它是一种对纷繁现象下表达的“去蔽”和抽离提炼。同时,由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人类认识自我的双向拓展表现为通过对外部世界及文化的认识不断反思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正如卡西尔所说“认清你自己”,这个过程中先验的“真实”(视觉、心理)不断随着知识疆域的扩大受到挑战,表达的真实性更体现为对当下生存体验的有效性传达。所以笔者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出现的“脸谱化”语言来进行研究,全方位的解读当代油画的符号化语言的表现形式、艺术价值以及时代意义。
【图文】:

面具,最早


图 1.1 最早面具《傩》 图 1.2 旧石器时期的面具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在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进一步新,面具这种艺术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审美价值,所以出现了中国人物,“脸谱化”在中国人物画当中的符号性代表性越来越显现。中国人物画是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它悠久的历史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更替而遭到灭亡,反每个时代都或多或少的继承并发展着这种艺术。“脸谱化”特征在周代的人壁画中可以看出有劝善戒恶的面貌,至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物画主要以历史现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到唐宋艺术形式得以健全、发展、辉。每个时期的人物画都有其各自的精神面貌,绘画人物形象有特殊的审美标和流行符号特征。人物画中出现的“脸谱化”绘画语言主要受当时社会意识、化审美、经济关系的影响,使当时的艺术家在汲取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脸谱”特征,具有时代性。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艺术家都是以现实中的人为创作的基本对象,通过括、综合甚至想象来创作艺术形象,这类人物形象多具有典型性、抽象性、

旧石器时期,面具,知识领域,意识形态


图 1.1 最早面具《傩》 图 1.2 旧石器时期的面具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在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进一步新,面具这种艺术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审美价值,所以出现了中国人物,“脸谱化”在中国人物画当中的符号性代表性越来越显现。中国人物画是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它悠久的历史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更替而遭到灭亡,反每个时代都或多或少的继承并发展着这种艺术。“脸谱化”特征在周代的人壁画中可以看出有劝善戒恶的面貌,至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物画主要以历史现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到唐宋艺术形式得以健全、发展、辉。每个时期的人物画都有其各自的精神面貌,绘画人物形象有特殊的审美标和流行符号特征。人物画中出现的“脸谱化”绘画语言主要受当时社会意识、化审美、经济关系的影响,使当时的艺术家在汲取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脸谱”特征,具有时代性。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艺术家都是以现实中的人为创作的基本对象,通过括、综合甚至想象来创作艺术形象,这类人物形象多具有典型性、抽象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虹;“新人类”现象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呈现[J];文艺研究;2005年11期

2 贾方舟;夏俊娜的画:来自心灵的歌[J];艺术界;1998年01期

3 贾方舟;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艺术扫描[J];美术研究;1996年02期

4 易英;新学院派:传统与新潮的交接点[J];美术研究;199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新建;;中国当代艺术观照[N];美术报;2007年



本文编号:2691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91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