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的中国式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3:52
【摘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简述西方水彩画的产生和发展并传入中国。第一章作为后文的铺垫,以及保证了全文的完整性,主要叙述了水彩画在中国形成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革新期。第二、三章是本文中心和重点。第二章从阐释什么是“中国式”,以及“中国式”在本文中的明确定义开始,结合中国画论,深度挖掘中国哲学思想,作为其理论支柱,提出并论证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与关联等问题,进而证实本文论点——中国式水彩画的地位问题与表现。通过对比国内外的水彩画家及其作品,详细阐述和探讨中国式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的“同”与“不同”。中国式水彩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它是民族文化的传袭。本文在第二章试图用一种新的角度来阐释和探讨中国式水彩画的表现和地位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水彩画的中国式精神——中国式水彩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修养,它是行为与精神高度统一结合的产物。“中国式”水彩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种类、绘画材料甚至绘画题材的简单转移,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东方审美观念与西方某一绘画种类的“化学反应”,甚至产生“裂变”。本章就这一论点进行详细叙述与深度分析。将现存的中国画论中具体的某一点与水彩画形式的内在、深层次发生反应,从而扩大其范围以及深度的影响——产生新的绘画理论、新的艺术审美以及新的“中国式”特点特色以及样式,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如何在老生常谈中聊出新话题、引领新方向和转向新高度,是对笔者自身学习转化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巨大的挑战。第四章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探讨中国式水彩画的发展现状、前景以及其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当今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多元化、多维度的发展趋势。最后,对“舶来品”思想发声,并展望中国式水彩画发展的新高度。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5
本文编号:2699121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春燕;;“重构”与“创新”——谈“水墨”与“色彩”的关系及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创新[J];美术大观;2015年05期
2 梅繁;谭频璇;金沙;;金沙访谈[J];美术文献;2015年05期
3 张玉金;;宏观探道 微观探真——传统中国画时空观诠释[J];美术观察;2010年07期
4 莫锦国;;中国水彩的民族性[J];艺术探索;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丽珍;“人道”与“孝道”-儒家核心伦理的省察[D];南开大学;2014年
2 程晶晶;中国审美心境范畴论[D];复旦大学;2012年
3 樊维艳;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艳新;探究中国水彩画的地域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军;中国水彩画的现状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罗金;论中国水彩画的现状与趋势[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9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9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