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7:56
【摘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的一种传统形式,属于传统的民间美术大类,是最早起源的木版年画,是中原地区的民众生活的结晶,反映了民众的审美意趣。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存在区域是开封市及朱仙镇周边地区,作为当地民众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各种原因快要消逝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又重新回到民众的视野中,在全国掀起了一片热潮。不仅订立相关保护的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传承人,还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其他的保护措施,作为非遗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仍旧在传承和保护中出现了传承人所担忧的困境。笔者发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困境突出表现在传承人后继无力,政府对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管理不足,以及传承人之间矛盾重重,缺乏交流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阻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际调研考察传承过程,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科学完善的传承人培养、考核机制,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提供后备力量;同时不断加强政府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的管理工作。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是否能够得到延续关系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我们要借助各种条件和措施,充分发挥传承人的文化自觉,积极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图文】:

梨木,木版年画


版年画伸手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主要从技艺、主题表现朱仙镇木版年画进行介绍。仙镇木版年画的技艺镇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非常复杂,也十分讲究,从始至终都是何机器,传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主要包括刻板和印画两有很多的前期准备如处理板和后期整理工作如晾晒,在这里序做一个简单的概括。理板镇木版年画的板的木材主要是使用梨木,因为梨木不仅耐磨理比较清晰细腻),梨木多使用五到十年生长期的梨树,太老,所以多是两块梨木拼接而成。将梨木板截开之后要将其放在可能造成板不结实,所以在年画传承人那里总是有很多正在阴干之外还有一种可以加快的方法,就是煮板,放在锅里将其板里的水汽,缩短板的阴干时间。

刻版,基本颜色,推车,开封


在处理好的板上涂抹自己制作的糨糊,贴上自己绘制的样稿加上面粉、白矾勾兑而成,用刷子将其涂抹匀称,使其粘实可以将画稿背后的纸毛去掉,也就是起样,之后便可以根据板了。板在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雕刻的好坏来的成品。刻板所用的工具多为熟悉的铁匠打制而成,传承人儿(指工具),“三分手艺,七分工具”,对于手艺人而言,气。刻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习惯,有的习惯先雕刻出细节,但是最终还是要形象生动。一般而言,印刷一幅年画至的甚至有九块,每块版上都有不同的细节,一种颜色就需要好些种类的工具进行,如刻刀、凿刀(包括大凿、小凿、半圆、以及锤类工具等。雕刻技术需要不断地进行磨练,而且最是刻版的技术了,因为不仅需一定的悟性,同时还需要不断瑞勇便跟随师父学习了将近十年的刻版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2 张邦铺;;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5年01期

3 李芳芳;;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杨征;;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J];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5 刘万华;;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型——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郝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冉献东;;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色彩模式分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祁军伟;;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702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02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