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岁月掠影》—新视觉文化背景下油画艺术与数字媒介的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18:19
【摘要】: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从来就不是彼此独立、平行存在的,艺术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给养影射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每一次的社会进步都必然成为艺术发生的催化剂。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新科技成果的产生,消解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和作画方式,从而为画家和观者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到了21世纪的今天,艺术藉由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媒介再次革新和拓展了人类对传统绘画的认知和观念表达形式。本文主要研究新视觉文化背景下油画艺术与数字媒介的融合。通过详述油画创作作品《岁月掠影》的创作主题、理念、构思、媒介、方法等,从油画艺术与数字媒介的融合动因、融合方式、融合意义三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具体研究包括油画艺术与数字媒介的表达意向分野与殊途同归;数字媒介介入艺术再媒介化的价值与发展趋势;数字媒介赋予油画艺术传播方式新的可能性;艺术的不可替代性及技术的进化论趋势等内容。科学与艺术一直是在交织、互相启发和相互影响中发展,尤其体现在艺术媒介、符号和观念的表达之中。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艺术的创作、艺术的研究、艺术的展示在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创新中体现着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时代的标志性特征。但是,即使我们用现有的或相对传统的艺术语言探讨科学,或者用科学的思维研究艺术,事实上我们探讨和研究的始终是艺术本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王瑜;;在应用中建构:对展示空间中数字媒介的认识[J];创意与设计;2017年05期

2 李伟;成乔明;;数字媒介与展示空间“融合”的观念与策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朱雪梅;;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比较研究[J];电视指南;2017年20期

4 何志钧;;数字媒介转型与当代文艺审美新变[J];艺术广角;2016年05期

5 何巍;;大数据时代数字媒介对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10期

6 何志钧;刘涛;刘丹凌;;数字媒介转型与新世纪的文艺与审美[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7 张永鹏;;数字媒介技术影响下的恶搞文化[J];视听;2015年02期

8 刘美玲;;关于数字媒介时代艺术概论课程改革探究[J];通俗歌曲;2016年10期

9 杨璇;;数字媒介艺术参与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J];文艺评论;2013年03期

10 杨年保;;《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简介[J];云梦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汝东;;数字媒介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创新[A];国际修辞学通讯(2015年第2期,总第6期)[C];2015年

2 曹亚丽;;基于创意产业的新媒介艺术设计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汝东;;加强认知传播学研究,促进数字媒介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创新[A];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汪曦曦;;用数字化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A];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吕一凡;;数字出版为发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出版物发行工作”论文集[C];2011年

6 李一凡;;数字博物馆与新媒体观[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7 赵玉山;;出版业的数字化趋势与应对策略[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8 吴小坤;;新媒介国外研究前沿导引(二)[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C];2011年

9 孙晓燕;;解读“读图时代”[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文学院 周才庶;数字媒介与审美经验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记者吕莎;数字媒介阅读成潮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欧阳友权邋陈定家;数字媒介影响下的文学转型[N];浙江日报;2008年

4 中南大学 欧阳友权;文艺学遭遇“第四媒体”阻击[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谢乐军;武汉电信“数字媒介”服务城运会[N];人民邮电;2007年

6 廖先旺;网络时代的“遗忘权”[N];人民日报;2009年

7 张志伟;媒介革命与知识分子地位的演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河南省内乡县 袁浩;“数字时代”尤需高质量阅读[N];中华读书报;2016年

9 孙宇龙;摄影大数据的特征与意义[N];中国摄影报;2015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 张才刚;数字时代文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程洁;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军锐;颠覆与重构—数字交往时代的主体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黎杨全;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力娅;《岁月掠影》—新视觉文化背景下油画艺术与数字媒介的融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雨晴;数字媒介视域下少年儿童媒介素养培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3 杨月;基于数字传播的动态插画趣味性语言表现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4 李珂为;数字媒介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5 晏伟;数字媒介技术促进传播公平实现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盛丹;数字媒介与艺术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刘琳;比较视野下数字媒介审美问题刍议[D];长安大学;2017年

8 李佩颖;数字媒介时代的“图—文”互文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闫瑾;当代数字媒介下图像表现形式的创新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10 杨峗;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生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8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08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