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花鸟画粗细笔结合的画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21:55
【摘要】:元代花鸟画中粗、细笔结合的画法,在本文中以《桃竹锦鸡图》、《芙蓉鸳鸯图》和《晚香高洁图》为代表进行分析。画法中,将山水勾皴法、没骨法、水墨晕染等的相对粗笔,与工笔表现的造型精谨、用笔细腻等的相对细笔相结合,形成了上承宋代精勾细染之细笔、下启明清猖狂畅快之粗笔的那种技法特征,并以“墨花墨禽”的几乎清一色水墨表现,呈现出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的笔墨表现特点。关注该笔墨表现特点,对于我自身创作实践有很大帮助。在我的绘画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粗、细笔表现形式的多样;以粗、细笔的对比来营造画面虚实相生;以粗、细笔的统一来形成画面韵味。比宋时多一分疏松,比明清时少一分狂野,元代花鸟画不偏不倚,处于中间。笔者认为这种中间状态是流动变化的,粗、细笔的结合亦应如太极图一般变动不居。
【图文】:
第一章 元代花鸟画粗、细笔结合的画法及临摹研究第一节 粗笔、细笔释义传统习惯将花鸟画分为写意和工笔。孔六庆先生曾说:“一般来说,花鸟画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两类。但其实它们共同都走在“写意”这条道上,因此我们常讲的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更准确地应该称之为细笔表现和粗笔表现。”2故此本文借其观点进行分类。细笔形神兼备,,工整细致地表现物象;有造型精谨,用笔细腻,表现细致的特点。宋代院体花鸟画可以说是细笔表现的极致,均匀绵长而又饱含张力的线条,含蓄却生动。细笔的顶峰多以精勾细染,如宋代赵昌《写生杏花图页》(如图 1(a))里的体现杏花繁盛造型之笔;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卷》(如图 1(b))里表现鹦鹉的雍容华彩之笔。细笔亦有丝毛层染,如宋时李迪《鸡雉待饲图》(如图 1(c))里蓬松生动的雉鸡之笔。
图》(如图 1(c))里蓬松生动的雉鸡之笔。粗笔多为淋漓的挥洒,不求形似,逸笔草草。明清及近代的花鸟画则为花鸟画粗笔表现的顶峰。粗笔之顶峰是水墨挥洒的,如徐渭《葡萄图》(如图 2(a))中葡萄的淋漓尽致之笔;粗笔是粗犷简率的,如八大山人《杂画卷》(如图 2(b))中表现雉鸡的夸张乖僻之笔、如齐白石《油灯老鼠图页》(如图 2(c))中草草写画老鼠的天真朴实之笔。图 1(a):宋 赵昌 写生杏花图页绢本设色 纵 25.2 厘米 横 27.3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 1(b):宋 赵佶 五色鹦鹉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 53.3 厘米横 125 厘米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图 1(c):宋 李迪 鸡雉待饲图页(局部) 绢本设色 纵 23.7厘米 横 24.6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本文编号:2710167
【图文】:
第一章 元代花鸟画粗、细笔结合的画法及临摹研究第一节 粗笔、细笔释义传统习惯将花鸟画分为写意和工笔。孔六庆先生曾说:“一般来说,花鸟画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两类。但其实它们共同都走在“写意”这条道上,因此我们常讲的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更准确地应该称之为细笔表现和粗笔表现。”2故此本文借其观点进行分类。细笔形神兼备,,工整细致地表现物象;有造型精谨,用笔细腻,表现细致的特点。宋代院体花鸟画可以说是细笔表现的极致,均匀绵长而又饱含张力的线条,含蓄却生动。细笔的顶峰多以精勾细染,如宋代赵昌《写生杏花图页》(如图 1(a))里的体现杏花繁盛造型之笔;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卷》(如图 1(b))里表现鹦鹉的雍容华彩之笔。细笔亦有丝毛层染,如宋时李迪《鸡雉待饲图》(如图 1(c))里蓬松生动的雉鸡之笔。
图》(如图 1(c))里蓬松生动的雉鸡之笔。粗笔多为淋漓的挥洒,不求形似,逸笔草草。明清及近代的花鸟画则为花鸟画粗笔表现的顶峰。粗笔之顶峰是水墨挥洒的,如徐渭《葡萄图》(如图 2(a))中葡萄的淋漓尽致之笔;粗笔是粗犷简率的,如八大山人《杂画卷》(如图 2(b))中表现雉鸡的夸张乖僻之笔、如齐白石《油灯老鼠图页》(如图 2(c))中草草写画老鼠的天真朴实之笔。图 1(a):宋 赵昌 写生杏花图页绢本设色 纵 25.2 厘米 横 27.3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 1(b):宋 赵佶 五色鹦鹉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 53.3 厘米横 125 厘米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图 1(c):宋 李迪 鸡雉待饲图页(局部) 绢本设色 纵 23.7厘米 横 24.6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千华;元代花鸟画粗细笔结合的画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1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1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