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创作中的体现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10 05:55
【摘要】: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移情论~([1])是艺术批评界里存在的最主流的美学原则之一,在其影响下,当时的艺术史学家都开始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爱德华·布洛~([2])在其1912年的文章《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了“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其核心概念为“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存在于艺术审美过程和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从属于主体的特定心理状态。但是在审美和创造过程中,“距离”过小或是“距离”过大的情况都会对欣赏活动和创作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唯有在这两种距离情况之间存在的“理想心理距离”,它可以使欣赏和创作活动获得一种理想的效果。“心理距离说”不仅丰富了美学理论,它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上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笔者以自身创作实践的领域出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利用第一章节重点分析梳理“心理距离说”的主要内涵;第二章节深入剖析了“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领域中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作为主体的艺术创作者创作的,进而展现在具象绘画艺术中所包含的艺术创作者的最深刻的洞见和最真挚的情感;第三章节则集中展示了笔者自己在创作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及感受。结尾部分对全文做出了总结,表明了作为架上绘画的具象绘画艺术在当今的新媒体艺术的洪流里仍具有独特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0-05
【图文】:

综合材料,效果实验,金刚砂,油画


根据视觉感受(图 1-1)的不同,笔者将画面的材料语言(图 1-2)分为了:首先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包括画面中的黑色钢梁,这些黑色的长方形组为抽象最具形式感的部分,为了强化这种观感,笔者决定通过平涂的手法部分是画面中的高亮部分,其中包括钢梁上的灯、高楼上的窗户中透出的射强光的部分,第三部分就是画面剩余的部分,首先,为了不影响第一二笔者将这两部分的区域都用纸胶带贴了起来(图 1-3),这个过程比较耗图 1-2 效果实验,布面综合材料,金刚砂,油画图 1-1 《BR No.1》创作影像素材图 1-3 贴胶带步骤图 1-4 在需要的地方喷砂

画面,钢梁,贴胶,效果实验


根据视觉感受(图 1-1)的不同,笔者将画面的材料语言(图 1-2)分为了:首先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包括画面中的黑色钢梁,这些黑色的长方形组为抽象最具形式感的部分,为了强化这种观感,笔者决定通过平涂的手法部分是画面中的高亮部分,其中包括钢梁上的灯、高楼上的窗户中透出的射强光的部分,第三部分就是画面剩余的部分,首先,为了不影响第一二笔者将这两部分的区域都用纸胶带贴了起来(图 1-3),这个过程比较耗图 1-2 效果实验,布面综合材料,金刚砂,油画图 1-1 《BR No.1》创作影像素材图 1-3 贴胶带步骤图 1-4 在需要的地方喷砂

贴胶,步骤


根据视觉感受(图 1-1)的不同,笔者将画面的材料语言(图 1-2)分为了:首先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包括画面中的黑色钢梁,这些黑色的长方形组为抽象最具形式感的部分,为了强化这种观感,笔者决定通过平涂的手法图 1-2 效果实验,布面综合材料,金刚砂,油画图 1-1 《BR No.1》创作影像素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继东;;当代语境下的具象绘画[J];美与时代(中);2018年01期

2 杨得聆;;光与色在西方当代具象绘画中的新角色[J];美术研究;2017年02期

3 邵大箴;;拓展具象绘画表现的新空间[J];艺术当代;2016年09期

4 ;荒原白马[J];缤纷;2016年Z2期

5 陈北兴;;从《街道》看巴尔蒂斯早期绘画中的戏剧性[J];文化月刊;2017年Z3期

6 孟梦;;逡巡于生命之途的真实——杨参军艺术风格初探[J];美术界;2017年07期

7 梁诗馨;;具象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J];牡丹;2017年15期

8 廖展盛;;源于观察的素描——阿利卡的写生观[J];美术界;2017年08期

9 秦琪;;具象绘画回归了吗?[J];明日风尚;2017年19期

10 贾玉民;;美术思潮中的新具象绘画以及在中国产生的思考[J];艺术品鉴;201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亦奕 严长元;李翔:把精神气质写出来[N];中国文化报;2017年

2 孙金韬;别具意味的新具象绘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戴士和;具象绘画的勃勃生机[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贾德江;在传统与现代坐标上拓展[N];今日信息报;2010年

5 许德民;寻根中国抽象艺术[N];美术报;2016年

6 殷双喜;人文精神的价值[N];文艺报;2004年

7 林珊;胡曰龙艺术浅探[N];美术报;2015年

8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以轻快的笔触传递厚重的情感[N];美术报;2010年

9 王璜生;陈建中的艺术[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徐勤铭 ;智慧的呈现[N];美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晨阳;“意”与“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理;浅析具象绘画中荒诞的表达[D];四川美术学院;2019年

2 陈悠然;平面性语言在具象绘画中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3 管晴晴;画家眼中的平常事——阿里卡绘画对我创作的启发[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4 魏宣宣;当代具象绘画中的“陌生化”方式[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5 解一雯;论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创作中的体现和作用[D];西安美术学院;2019年

6 周玉;具象绘画创作中对抽象因素的探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7 刘洪涛;社会化的“风景”语言[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8 张文婷;我对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具象绘画中本质内容的分析与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9 向嫣;视觉形态在具象绘画中的当代转换[D];鲁迅美术学院;2018年

10 秦琪;我的具象绘画观—具象和具象绘画没有关系[D];鲁迅美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48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48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