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黄秋园山水画艺术思想对我毕业创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7-13 14:06
【摘要】:黄秋园先生是上个世纪末的国画艺术大师,他凭借深厚的学识、高尚的个人品格和高深的绘画造诣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挖掘黄秋园先生留给我们宝贵的艺术思想财富,以便我们对其更全面的了解并为后世提供学习经验我认为是刻不容缓、重中之重的。本文将从三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简单介绍黄秋园先生的生平,以及从全景式繁密的构图、自创独特的“秋园皴”和苍茫浑厚的笔墨三方面详细介绍其艺术特点;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从其艺术思想的寻迹引发的思考,概括为坚持自我和出世精神两方面;第三部分详细解读我如何运用平时的积累在实践创作中的运用,分为借古开今、师法自然和以心造景三部分,分别以我的作品《登高入云里》、《云深不知处》说明传统对我创作的影响,《山有木兮木有枝》系列、《上清溪三景》、《慕暮》、《游云听瀑》为例介绍我的创作在师法自然中的结果,最后如何提升绘画心境及个人修养这三方面做详尽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线条图,现代形式,代表作品,屋宇


间有了质感和现代形式美感。从其代表作品《江山,此画描绘的是大雪过后江南山川银装素裹的壮美木虬枝繁密有致,屋宇错落其间,用笔劲挺,线条图 1-1 黄秋园 《江山雪霁图》 1978 年

江湾


黄秋园《江湾垂钓图》1976年

庐山,景色,阶梯,画面


却发现难有所成。《登高入云里》便是这一时期作品(如图3-1),画面取材于我的家乡庐山的风景,描绘的是庐山巍峨壮丽的景色。山峰耸入云霄与云海翻腾掩映,山顶为庐山含鄱口的一处景色点明主题,顶上有一凉亭,有阶梯直达,画面左侧阶梯一直蜿蜒至山下,陡峭艰险;图 3-1 《登高入云里》 180*97cm 纸本水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敬岚;;《临黄秋园笔意》[J];大众文艺;2019年09期

2 简兮;;黄秋园故居[J];爱尚美术;2019年03期

3 唐敬岚;;《临黄秋园笔意》[J];大众文艺;2019年13期

4 俞栋;;黄秋园:大隐于市的银行小职员[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高瑛;;临《黄秋园》[J];大众文艺;2017年10期

6 吕友者;;画坛隐士——黄秋园市场投资正当时[J];东方收藏;2016年06期

7 黄秋园;;黄秋园作品欣赏[J];开心老年;2018年01期

8 徐国喜;;由“黄秋园现象”说开去[J];艺术品鉴;2018年29期

9 黄桂冰;;尊重孩子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J];高考;2017年Z4期

10 王鹏;;黄秋园山水画艺术中的章法特征分析[J];教师;2017年2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艳 徐蕾;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N];南昌日报;2010年

2 ;苍茫人生事 满纸烟云情[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钟华生;看“业余”画家的大师风范[N];深圳商报;2009年

4 肖海花;势壮雄强傲苍穹[N];中国商报;2007年

5 陆红梅;在“遗忘”中寻求价值回归[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张守涛;英雄不问出处[N];中国质量报;2015年

7 刘富强;成功在于知难而上[N];安庆日报;2006年

8 王筠;个性作品领军2005年春拍[N];市场报;2005年

9 贾关法;水云楼居 淡泊心境[N];中国商报;2005年

10 记者 谢松;把教育优先战略贯穿于“三个文明”融合发展全过程[N];南昌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梦云;黄秋园山水画艺术思想对我毕业创作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沙阳;黄秋园“庐山”系列山水图式中的自我意识分析[D];西安美术学院;2017年

3 王鹏;黄秋园山水画艺术风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吴红云;寂寞守道,入古出新[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5 石丽霞;论黄秋园中国画的笔墨精神[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6 温舒婷;黄秋园与陈子庄山水画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强;陈子庄与黄秋园对山水画传统的领悟和发展—陈、黄二人的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8 崔兆斌;黄秋园山水画艺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冀玲;论山水画皴法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于文佳;继承与发展[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753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53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