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8:18
【摘要】: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历史古都和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人文特色和浓郁的地域风情。凤翔木版年画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影响之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工艺艺术特色和别具一格的年画风格。它的表现形式和工艺特色,具有浓厚的西北色彩,是西北民俗文化一个缩影。经国务院批准,凤翔木版年画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经过了实地考察、亲身学习、现场观摩,到民间木版年画的集聚地南、北肖里村进行实地学习等研究过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向邰家民间木版年画传承者、民间老艺人进行请教学习。并到民间参观一些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到当地实际考察群众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了解程度。查询有关资料和典籍。着重针对凤翔木版年画的工艺特征和工艺步骤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的工艺特色和地域性特色等。2017年6月,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等时间段多次实地走访南小里村,凤翔县城,凤翔周围地带。搜集材料,查阅资料从地理、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了解凤翔木版年画形成的背景以及凤翔木版年画的工艺特色。通过对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的实地和资料的研究,找出凤翔木版年画的工艺特点。试图从制作步骤,内容题材,造型特点,材料工具等方面寻找凤翔木版年画在工艺方面的创新性,通过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它工艺上的有哪些优势和那些不足,通过跟其他兄弟艺术的对比和对其自身发展过程的思考,总结出它在工艺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根据研究,风翔木版年画在工艺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很大的可能性。我们在解决凤翔木版年画现如今发展受阻这一现状的同时又要思考如何保留其民族性的工艺特色。走访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凤翔县城市和农村只有少部分老手艺人精通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绝大多数的青年人对木版年画是一无所知的。而在研究中发现木版年画的工艺特色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也存在制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改变年轻人无人问津的现状。通过论文研究,希望能够发现我国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年画工艺凤翔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带动社会上大众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了解,有更多人去研究学习。同时也希望对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有所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8.3
【图文】:

木版年画,凤翔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研究的想象能力。除了戏文画,还有不少故事画是反应社会现象和响应政府政策的年画,如这张《戒烟图》(见图 2-21),图中身穿警服的警察拉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吸烟人,而左面的“戒烟所”里则走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这一年画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吸大烟”现象。这种通过一个场景设计,表达年画寓意或者讲述一个故事的类型常常要考虑到场景的布局,人物性格怎样通过动作神态表达。凤翔年画在这一方面的设计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木版年画,凤翔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研究的想象能力。除了戏文画,还有不少故事画是反应社会现象和响应政府政策的年画,如这张《戒烟图》(见图 2-21),图中身穿警服的警察拉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吸烟人,而左面的“戒烟所”里则走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这一年画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吸大烟”现象。这种通过一个场景设计,表达年画寓意或者讲述一个故事的类型常常要考虑到场景的布局,人物性格怎样通过动作神态表达。凤翔年画在这一方面的设计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凤翔,敬德,木版年画,杨家埠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研究个题材,也是至今为止在全国木版年画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系列。 门神形文官有武官。根据民间艺人口述八大门神曾在长安城的城门上贴过。 但史料记载所以无从考证。 据老艺人描述,穿朝服的秦琼敬德在南门、穿秦琼敬德在西门、魏征在北门、方弼在东门。些门神形象都威严震撼、表情肃然,有的敬德造型更是吸取了秦腔脸谱的化,将敬德脸部改成脸谱造型(见图 3-1)。 头身比例大多为一比四, 在门神年画中是头身比例比较特殊的一个。和杨家埠年画做比较就能明出区别(见图 3-2),由图可以看到杨家埠门神人物头部较大,表情也较温柔。颜色方面凤翔年画颜色主要以红、黄、绿为主蓝色紫色较少。而杨红、蓝、紫较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杰;杜斌;;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色彩保护研究[J];包装工程;2019年06期

2 孙建;;传承与现状:凤翔木版年画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3 ;凤翔木版年画[J];新湘评论;2017年24期

4 成银丝;;浅析凤翔木版年画的研究与发展[J];文物世界;2017年02期

5 卢f ;;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研究[J];大舞台;2015年03期

6 ;“非遗”陕西凤翔木版年画[J];音乐天地(生态音乐版);2014年09期

7 张欣;;秦雍瑰宝——凤翔木版年画[J];文化月刊;2014年14期

8 周雅;翁安华;;凤翔木版年画艺术在地方旅游文化创意中的再体现[J];美与时代(中);2014年04期

9 陈红;;近代以来凤翔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探析[J];装饰;2012年02期

10 孙英丽;;凤翔木版年画的造型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武智;;浅析凤翔木版年画的渊源与艺术特征[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王建平;;浅谈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与保护[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铭倩;;凤翔木版年画在青铜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开发研究[A];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航;凤翔木版年画工艺面临失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王虎鸣;《凤翔木版年画》:改变邮票底色 拒绝审美疲劳[N];中国集邮报;2011年

3 黄河;《凤翔木版年画》邮票发行论证会在西安召开[N];中国集邮报;2010年

4 曹洋;凤翔木版年画:从大众到“小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欣闻;邰立平:留住手艺留住根[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杨永林;凤翔木版年画亟须抢救[N];光明日报;2008年

7 杨艺;邰立平与凤翔木版年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杨一苗 陈钢;500多年“正宗品牌”凤翔木版年画还能“活”下去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王云奎;凤翔木版年画[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杨小玲 李向红;凤翔木版年画何去何从[N];陕西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骏;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工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穆宛怡;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色彩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郜雨佳;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凤翔木版年画APP界面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4 田波涛;凤翔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5 张阳;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创新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

6 祝捷;凤翔木版年画艺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瑞;凤翔木版年画中“谷雨画”的分析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8 尚静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9 鲁珂;凤翔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及美学意蕴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邰康锋;凤翔木版年画吉祥植物纹样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755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55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