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甘南、陇南少数民族村寨山水写生与创作体悟

发布时间:2020-07-16 17:54
【摘要】: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是中国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其中,甘南作为甘肃最具特色的藏族地区之一,而陇南文县铁楼乡是白马藏族人群分布最多,也是白马藏族传承的最完整、最丰富、最古朴的地区,具有不同于其他藏族的文化传承。这两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最能代表甘肃境内传统藏族特色的地方。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讲,此命题还有较大空缺,所以,此次写生就是以此为切入点,选甘南和陇南少数民族村寨的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进行写生、创作,师两地地貌为造化,得心中广阔气象为创作内容,主要描写自身写生创作经历和心得感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05
【图文】:

老师,景色,景象,内心真实


学们仍沉醉在美轮美奂的景色里,却没注意到云雾变幻的景象让我们赶紧把这么美的景色记录在速写本上,这时,除了感叹有迷茫了。面对真山真水,却不知从何下笔,不知怎样进行取看一眼画一笔,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是现场“临摹”出来的画比较呆板,毫无山川神气。我们站在老师身后,想要学习物象的。却发现老师并未立即落笔,而是先观察,思考画面整象”于“胸怀”,最后才开始落笔,不过数笔便已构成了画面。们,在绘画之前,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在景与物之间做出合要表达的主体,其余的物体应相互呼应并衬托出主体,这一步尤在创作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实际景象,还要遵从内心真实的情借景抒情,也就是石涛所言“夫画者,从于心者也”⑥,不要局技法之中,以这种方式创作出的作品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的画法要遵循当地的地貌特征,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带有独特表现当地的自然风光。并在创作中融入真实情感,正如老师所住

草图,速写,草图


己对物象的感受。经过思考,我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幅大致的画面,问题就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我自己的理解与感触。在经过老师的耐后,完成了速写草图(图 2、图 3),架干与经幡展现当地村寨的特色,构的的房屋依山而建。只有深入实地写生,才能抓住这些特点并加以自感去表现。因此,经过那次写生之后,我开始更多的注重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努力绘画技法与我对眼前景色的理解相结合,表达真实生动的主观感受。

草图,速写,草图,思想情感


速写草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海干;;广西加快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 今年筹措2亿元6.5万农户受益[J];中国消防;2009年04期

2 刘洋;李军;罗永常;;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振兴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19期

3 刘天;杨添朝;;四川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转变研究[J];民族学刊;2016年06期

4 张宏;;湖南少数民族村寨品牌驱动设计研究[J];湖南包装;2016年03期

5 吴阿娉;文林;;李然:少数民族村寨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J];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19年01期

6 姜志燕;;古村寨:保护传承比开发重要[J];中华民居;2018年05期

7 何雁;赵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明日风尚;2016年20期

8 ;踏歌而行 典藏四川[J];中国国家旅游;2017年01期

9 刘琼;肖辛欣;赵宇昕;杨东生;;新旧民居的四大类型[J];中华民居(上旬版);2016年03期

10 马牧青;罗德胤;姜志燕;王淼;黄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之路[J];中华民居;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实;李红春;;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医疗文化研究[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潘志成;;传统权威与当代少数民族村寨社会控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吕昭河;余泳;陈瑛;;从传统理性到现代理性: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人口生育行为分析[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钱丽花;;理县羌村藏寨:无文化,不旅游[A];民族建筑(2014年第1、2期 总第144期)[C];2014年

5 张跃;;社会发展中云南少数民族养老模式的发展态势——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田野调查报告[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6 宋红娟;;海南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五指山水满村黎寨为例[A];少数民族文化让国际旅游岛更精彩——2012首届海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节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苏和平;;电视使用和乡村日常生活——以箐口哈尼族村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8 陈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精准扶贫的“贵州模式”探索[A];智汇贵州——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国欣;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振兴探索[N];中国民族报;2018年

2 记者 钟根清 孙丽雅 通讯员 雷晓岚;松阳少数民族村寨人均收入实现“八连增”[N];丽水日报;2019年

3 贵州民族大学2019级文物与博物馆研究生 李凌波;浅谈编写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村志》的基本要求[N];贵州民族报;2019年

4 主讲人 李晋有 国家民委原副主任 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原副主任 本报记者 牛锐 整理;少数民族村寨如何有效地实现创新性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6年

5 程林 李嫒池;西双版纳全力筑牢少数民族村寨“安全网”[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7年

6 本报记者 钱婕怡 通讯员 袁骞;让每朵“花儿”都绽放[N];人民政协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李芳;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N];云南政协报;2017年

8 特约记者 李如海 通讯员 陶波;六盘水市加大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与发展[N];贵州民族报;2017年

9 那志奎;黎平黄岗:乡村旅游发展的美与愁[N];贵州政协报;2017年

10 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务中心 孙翔;巧用乡土模式 打造魅力畲寨[N];中国民族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覃雪梅;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当代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2 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产业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杨丽;甘南、陇南少数民族村寨山水写生与创作体悟[D];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

3 张鑫;电视在场: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变迁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4 马丽君;民族艺术产业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5 秦荣炎;少数民族村寨传统协调机制与基层选举制度冲突、整合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李艳;鄂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舍米湖村文化传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龙柯廷;西双版纳磨憨口岸少数民族村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实施情况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群;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升级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7年

9 杨哲;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

10 袁本罡;对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村寨权力格局的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8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58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