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陆俨少山水画风格与地域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7-17 07:05
【摘要】:陆俨少作为近现代优秀的山水画家,其山水画作品独具一格,一直以来被后人广泛研究,本篇论文从陆俨少的山水画风格与地域性的关系进行展开,通过对陆俨少山水画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进行分析比较,进而研究地域自然对于陆俨少山水画风格的影响,分别选取了对陆俨少影响深远的三个地域,分别是巴蜀、桂林以及雁荡山,这三个地域的自然风貌对于陆俨少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以及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分析这三个地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来探寻陆俨少从中所受到的启发和总结的笔墨语言,对应陆俨少在受这三个地域的影响下所创作的山水画代表作,探索其用笔落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深受自然山川的影响之后与早期画面的摹古之风的差别。深入自然山川,观其外在形质,体会其内在精神内涵,是一个山水画家所必须经历的重要的过程,在中国辽阔的疆土上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也带来不同的自然景观变化,这些变化以及差异正是在一点点的启发着执着追求的山水画家们。陆俨少一生中没有太多爱好,而游历自然名川的喜好一直影响他对于山水画的表现。陆俨少不同于有些山水画家的闭门造车研究传统山水画图式,而是立足于眼前,追寻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因此,陆俨少在不断探索和追寻的道路上坚持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图式,在笔墨、构图、造型以及意境的营造上均有突破,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勾云法”“墨块法”等山水画技法,使之山水画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最后总结了地域特征对于当代山水画家的影响,介绍了南北方地域的差异性以及代表南北方风格的代表画家,再一次证明了地域自然的变化对于中国山水画家的重要性。从陆俨少以及其他优秀山水画家的影响下也总结了对于我今后对于山水画创作的启发,注重在写生当中的体会和感受,创作出符合自然地域与个人心境的山水画作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图文】:

画卷,杜甫诗,作诗,散文


同时陆俨少受到王同愈先生的逦图1陆俨少《杜陵诗意画卷》其一逡逑影响,大量读书并且作诗写散文,陆俨少唯独喜爱杜集,在1950年所作《杜逡逑陵诗意画卷》(图1),其中参照杜甫诗中内容并加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体逡逑会,所画一共有八段,画中表现出缜密娟丽的气质特征。第一段到第六段明显逡逑表现出早期受到王蒙山水画风格的影响运用细密的解锁皴;第七段则以水墨入逡逑画,笔墨秀润灵雅,不难看出其中有董其昌的气息存在;第八段轻勾细染以青逡逑绿设色,文人情怀流溢其间。早期山水画风格相较于中晚期虽然不具有强烈的逡逑个人风格体现,笔墨多呈现古意,但是画面里处处流露出较强的审美观赏性。逡逑总之,陆俨少早期的绘画风格在学习各家各派以及掌握山水画脉络基础上又尝逡逑试了众多技法并且多变化,在此基础上逐渐找到个人风格并走向成熟。逡逑2逡逑

巴蜀,创作灵感


巴蜀位于中国西南部分,大致范围包括川、渝及周边地区,在四川地区以盆逡逑地与丘陵为主要地形特征;在重庆地区以高山与峡谷为主。山形奇貌,峰峦叠翠,逡逑因而巴蜀地域(图3)有“山城”的称谓,还有三峡地区的山势险峻和湍急水流。逡逑因为巴蜀地域的独特性从而导致了此地气候的特殊性,一年四季气候潮湿,雨量逡逑丰富,所以植被丰茂。故而有“巴山夜雨涨秋池”和“雾都”这样的形容,此逡逑番雄奇貌朴的景致吸引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到此地写生如黄宾虹,傅抱石等。逡逑眼前这一系列巴蜀独特的风貌都在牵动着陆俨少创作的激情,在早前学习经逡逑典作品临摹古法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具有巴蜀山水特征的作品。陆俨少进行了新的逡逑笔墨语言的尝试与巴蜀山水精神气质相契合。通过对峡江急速的水流进行观察,逡逑为他今后创造出“勾线法”来表达云、水奠定了基础。陆俨少入蜀后所作《入蜀逡逑山水》,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明显放松的用笔和浓厚的墨韵,较早期作品相比,己逡逑经明显感到从传统古意中来但又融入自我体会的深化改革,在进行远山的表现时逡逑多采用勾线的方法来使之松动有序并且虚实呼应。作品透露出陆俨少自己多年来逡逑5

底蕴,桂林,巴蜀,远山


上方远山部分运灥勾云法,远山和近流相呼逡逑应,画面整体雄浑又不失精妙,繁密且大气。画中笔图4'陆^少〈〈巫峡^秋》逡逑意变化莫测,墨韵浑厚华滋,是集对于巴蜀地域观察,扎实的笔墨底蕴和创新精逡逑神为一体的巴蜀风貌的深刻体现。逡逑陆俨少在巴蜀时期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雄浑的气质,这是随着他对于生逡逑活的体验应运而生,也是他“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的体现,从他的作品里能感逡逑受到来自于巴蜀地域自然界真实美感的概括和提炼。逡逑2.邋2桂林时期的柔美清幽逡逑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倡“走出去”深入自然,强调画家需逡逑画真山水,于是山水画家们开始到各地外出写生和考察,不再进行闭门造车的研逡逑究传统山水画程式,以求山水画面貌上的创新,陆俨少当时对桂林山水有深刻的逡逑感触。逡逑坪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逡逑|部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地貌,逡逑有喀斯特山地和台地,因为桂逡逑?林处于中国南部低yN度地区,逡逑^所以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光照逡逑==:=逡逑哪,yU绵不断,逡逑S5桂林地域逦不同于北方太行山的雄奇壮阔,逡逑岩石裸露。桂林地域(图5)的山脉柔美温婉千姿百态,植被种类多且茂盛,这逡逑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讯;;上海 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J];中国画画刊;2019年05期

2 张园园;;谈写生对陆俨少山水画创新的意义[J];艺术评鉴;2019年03期

3 潘潇飞;;陆俨少山水画教学初探[J];齐鲁艺苑;2018年06期

4 李敏怡;;论陆俨少山水画之笔墨特征[J];美与时代(中);2019年07期

5 唐婕;;陆俨少笔下的桂林山水——陆俨少写生桂林艺术情缘[J];美与时代(中);2018年07期

6 孙文博;;胸中云水笔中翻——陆俨少云水法[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8期

7 黄寿耀;郑利权;;边缘状态下的艺术化生存——陆俨少的书法人生[J];中国书法;2009年07期

8 范国新;;丹青余事翰墨缘——从陆俨少的隶书谈起[J];艺术品;2017年08期

9 马镇;;丹青所贵标新意——记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陆俨少[J];前进论坛;2017年11期

10 周凯;;陆俨少书法艺术初探[J];中国书法;199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范昕;数十件珍品展现陆俨少“杜甫情结”[N];文汇报;2019年

2 记者 钟菡;多馆合办原作展纪念陆俨少[N];解放日报;2019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范昕;一次历时月余的坐木筏观三峡,成就了最为经典的“陆家山水”[N];文汇报;2019年

4 黄鼎;陆俨少艺术的“悲哀”[N];中国美术报;2017年

5 杨必位;绘画是眼手互动的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7年

6 蒋频;陆俨少的感悟与追求[N];美术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李婷;沪上美术馆正迎来美好时代[N];文汇报;2017年

8 陆亨;陆俨少《高江急峡图》赏析[N];美术报;2016年

9 马明宸;陆俨少的六地缘[N];中国艺术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段泽林;开门办院 共享资源[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洁;百年山水之窥[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陆俨少山水画风格与地域性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崔福颖;陆俨少山水画艺术风格和技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3 姜雁;以书入画—浅析陆俨少山水画的用笔[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潘潇飞;陆俨少闽浙写生之启示[D];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5 王潇蒙;陆俨少的杜甫情结[D];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6 袁培玉;陆俨少云水法探微[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琳;陆俨少山水画风格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冀燕;陆俨少笔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周梅;陆俨少“师造化”浅谈[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魏亚男;陆俨少晚期山水画艺术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9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59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