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形神之美—谈写生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24 09:35
【摘要】:本文主要对人物画写生进行探究和学习,明确写生观念,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写生观,人的形体是最美的,也是最难表达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上升到情感态度,很多因素都要集中在形上得到体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艺术实践发展的产物。在积累生活经验,收集素材时,要有主次,即抓重点,因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经历也是有限的,而人类从古自今汇集的知识海洋是无限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星半点、听来的也是只言片语,也许当时并不一定知道到它对创作会有多大的帮助,一旦时机成熟了,它也许就会成为指导我们创作进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正是如此。实际上观者只会看到画看不到模特,这就要求把画的美呈现出来,用模特等素材的外在美表现其内在美,再到从画面内容表现出画的深层内涵,结合创作,分析人物写生训练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阐述人物写生过程中重点是抓住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将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灌输于笔通过个人主观处理将形神之美描绘出来,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生动,有感染力,作品中的人物也会更为真实且饱满。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画像,而不注重主观处理,不注重描绘人物的形与神,那么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是呆板且缺乏生动性的,中国人物画必不可少的就是形神兼备,形与神是互为载体,相互依存,且缺一不可的。在艺术创作中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并且敢于创新才能不断的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形与神,我们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找到其中的美,画者要画出美的作品,同时要让其作品得到升华,逐渐形成各自的绘画主题,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用绘画工具展现出来,创作的作品才会更加主动,作品中的形象也会更为真实且饱满。人物画在创作时的最后效果是通过形象外在表现其内涵,在艺术作品创作时,是通过定格某些动感场景来完成的,成败的关键就是画面的神韵,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个人创作想法,反思问题,首先是视觉的感应,然后才伴有思维的活动,所以艺术作品既应有深刻的内涵之美,还要有直观的形式之美。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中国画,课堂


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所反映出的是人物画中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对于形和神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象本身,拘泥于对象本身,只是进行客观的描绘与再现,这样便会失去艺术创作本身的意义,更不仅仅是画家的技术问题,让绘画的表现可以更加活灵,离不开画家的主观创造及画家主观思想情感的传达,需要画家对对象有自身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将自身对对象的理解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这样的作品才会是鲜活的、动人的,才会吸引观者,引起共鸣。而且实践证明,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人物画创作中最重要的同样也是最难的,艺术是来

中国画,课堂


第三章 人物写生与一、人物的姿态与神态中国人物画的写生不单单是对着物象直接描绘累创作资源的方法,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始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趣。西方画家与中国画家一般都是面对对象直接写生,而中国的画家则对仅是一种描绘对象的方法,更是一种创作的手法。古人传统的写生中,国画中人物画也经常强调写意在

草图,草图,艺术作品,画面


7画理是以形写神、以神驭形来更好的驾驭画面,处理作品中的人物情态,人物画创作。而且画家需要对创作充满激情,充满情感,将自己艺术境界中去,用真情实感去塑造画面,营造画面,将自己的情过画面表达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更加感人,给观者留下皆知,人的审美意识是有明显的直观性,首先是视觉的感应,然活动。因此艺术作品不光要注重表象之美,更要注重其内在的美。图 3 创作草图(局部) 炭笔 120×200c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魏晋人物品藻与人物画创作[J];美与时代(中);2016年12期

2 赵越;;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素材的选取与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7年03期

3 沈小俊;;人物画创作研究[J];艺术评鉴;2017年14期

4 冀承民;;谈谈人物画创作的灵感和本真[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5年10期

5 冯菡子;;浅议水彩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性[J];美术界;2016年12期

6 王彩凤;;浅析光影和中国人物画创作[J];美术界;2017年07期

7 钱磊;;创作随笔[J];美术界;2017年05期

8 亓文平;;素毫漫写林下风——安萍萍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下水墨语境中的意义[J];美术界;2017年05期

9 邵大箴;;国画人物画骁将马国强[J];美术界;2017年05期

10 唐士桐;;用心灵来点化春光[J];收藏与投资;201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焰;弘扬传统 推动新时代人物画创作[N];中国文化报;2018年

2 孟繁聪;谈谈《近代民族英雄》邮票设计及历史人物画创作[N];中国集邮报;2018年

3 陕西国画院创作研究室副主任 西安 王潇;从传统美学看现实人物画创作[N];美术报;2017年

4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学博士后 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后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美术学副教授 王先岳;返本开新 技进于道[N];美术报;2017年

5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宪生;再谈后中国画时期的人物画创作[N];美术报;2013年

6 宣兵;浅谈历史人物画创作[N];甘肃日报;2002年

7 子央;写真、写意两辉映[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楠文;来自大西北[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金维诺;花鸟画的创新也源于生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众生相与人物画[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墨;周昌谷中国人物画创作实践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2 陈海强;20世纪前期上海西洋人物画样式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3 苏睿;悲悯的人文情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成佩;黄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形神之美—谈写生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金轩;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农民工题材的表现形式[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龙莹婧;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趣”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杨慧;探究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D];苏州大学;2017年

5 李伟伟;试论我在人物画创作中对线条与造型关系的理解[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6 罗淇瀚;浅析人物画章法中聚散关系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7 陈聪;浅谈对中国人物画创作创新的认识和反思[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孟圆圆;人物画创作中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子凡;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10 梁雪莹;谈阎立本《步辇图》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启示[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68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68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