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之美—谈写生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所反映出的是人物画中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对于形和神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象本身,拘泥于对象本身,只是进行客观的描绘与再现,这样便会失去艺术创作本身的意义,更不仅仅是画家的技术问题,让绘画的表现可以更加活灵,离不开画家的主观创造及画家主观思想情感的传达,需要画家对对象有自身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将自身对对象的理解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这样的作品才会是鲜活的、动人的,才会吸引观者,引起共鸣。而且实践证明,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人物画创作中最重要的同样也是最难的,艺术是来
第三章 人物写生与一、人物的姿态与神态中国人物画的写生不单单是对着物象直接描绘累创作资源的方法,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始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趣。西方画家与中国画家一般都是面对对象直接写生,而中国的画家则对仅是一种描绘对象的方法,更是一种创作的手法。古人传统的写生中,国画中人物画也经常强调写意在
7画理是以形写神、以神驭形来更好的驾驭画面,处理作品中的人物情态,人物画创作。而且画家需要对创作充满激情,充满情感,将自己艺术境界中去,用真情实感去塑造画面,营造画面,将自己的情过画面表达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更加感人,给观者留下皆知,人的审美意识是有明显的直观性,首先是视觉的感应,然活动。因此艺术作品不光要注重表象之美,更要注重其内在的美。图 3 创作草图(局部) 炭笔 120×200c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魏晋人物品藻与人物画创作[J];美与时代(中);2016年12期
2 赵越;;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素材的选取与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7年03期
3 沈小俊;;人物画创作研究[J];艺术评鉴;2017年14期
4 冀承民;;谈谈人物画创作的灵感和本真[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5年10期
5 冯菡子;;浅议水彩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性[J];美术界;2016年12期
6 王彩凤;;浅析光影和中国人物画创作[J];美术界;2017年07期
7 钱磊;;创作随笔[J];美术界;2017年05期
8 亓文平;;素毫漫写林下风——安萍萍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下水墨语境中的意义[J];美术界;2017年05期
9 邵大箴;;国画人物画骁将马国强[J];美术界;2017年05期
10 唐士桐;;用心灵来点化春光[J];收藏与投资;201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焰;弘扬传统 推动新时代人物画创作[N];中国文化报;2018年
2 孟繁聪;谈谈《近代民族英雄》邮票设计及历史人物画创作[N];中国集邮报;2018年
3 陕西国画院创作研究室副主任 西安 王潇;从传统美学看现实人物画创作[N];美术报;2017年
4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学博士后 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后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美术学副教授 王先岳;返本开新 技进于道[N];美术报;2017年
5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宪生;再谈后中国画时期的人物画创作[N];美术报;2013年
6 宣兵;浅谈历史人物画创作[N];甘肃日报;2002年
7 子央;写真、写意两辉映[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楠文;来自大西北[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金维诺;花鸟画的创新也源于生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众生相与人物画[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墨;周昌谷中国人物画创作实践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2 陈海强;20世纪前期上海西洋人物画样式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3 苏睿;悲悯的人文情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成佩;黄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形神之美—谈写生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金轩;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农民工题材的表现形式[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龙莹婧;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趣”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杨慧;探究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D];苏州大学;2017年
5 李伟伟;试论我在人物画创作中对线条与造型关系的理解[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6 罗淇瀚;浅析人物画章法中聚散关系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7 陈聪;浅谈对中国人物画创作创新的认识和反思[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孟圆圆;人物画创作中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子凡;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10 梁雪莹;谈阎立本《步辇图》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启示[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68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6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