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浑、厚、华、滋—龚贤积墨山水画艺术魅力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27 12:58
【摘要】:北宋时期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积墨法指出:“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1]龚贤正是这一积墨法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家。积墨作为一种绘画技法和绘画语汇,其在水墨画的发展及新面貌的形成上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领域。积墨法是主要指作画时通过墨色层层积染、由淡到浓,堆积、渍染的绘画过程。在作画过程中不以画面黑为最终目的,画面中墨色的层层积染主要是为了凸显画面层次感和最终的笔墨效果,以表现画家所要表达的独特的艺术境界。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有多种用笔和皴法,用笔则体现着微妙的变化,不同的积墨与皴法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境界和笔墨效果。我们通过其作品可以看出,龚贤喜欢秃笔、尖毫兼用。圆润、苍劲的表达往往是通过秃笔来完成,通过秃笔的皴擦、点染易传递出画面苍辣、有力的艺术感受。龚贤作画时主张用笔秀逸而老辣,即要求在作画过程中行笔准确、简练且流畅而富有变化。龚贤提出画家必须具备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四要,主张作画贵在中锋行笔,且行笔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笔法的古、健、老、苍,从而避免行笔时的刻、结、板等弊端。龚贤对中国山水画的主要贡献在于不仅能把握住作品对地貌的真实写照,更重要的是他在墨法上的突出贡献。龚贤在对积墨法的细微把握中,能够由干到润,通过对墨色的多次叠加,最终达到墨色的浓重、浑厚,从而体现出墨色滋润生动的画面特点。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龚贤对墨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黑、厚、润、实”是龚贤的成熟山水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而这种特征也被称为“浑、厚、华、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龚贤,墨法,节奏韵律,章法


(藏幅即也成之笔石勒具有节奏韵律,线条的顿挫位置处于物体的结构转折点。龚成面的皴擦的积墨法在《千岩万壑》中取得质的飞跃;在章法壑图 2-1 龚贤 《千岩万壑》局部

龚贤,绘画风格,成熟时期


(27.8cmx980cm)现藏于南京博物馆这幅作品是龚贤 55 岁即 1673 年创作的,也是龚贤绘画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千岩万壑》在笔墨方面的处理山

龚贤,丘壑,秩序感


18目在黑白秩序对照和牵引下会形成稳定的运动秩序感。总体来说,《千岩万壑》这幅作品用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和变化,刻画出了山石浑厚苍润的质感,成功地再现了江南丘壑图 2-4 龚贤 《千岩万壑》局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文;;浅析龚贤之“黑龚”[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3期

2 张卉;;1682年真州之行和龚贤晚年的风格转变[J];文艺研究;2018年09期

3 陆家衡;;溪山无尽——龚贤的身世及其绘画[J];荣宝斋;2018年09期

4 卢珍珍;;临龚贤《挂壁飞泉图》[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5 宋肖瑜;;《临龚贤小品-江南深秋》[J];大众文艺;2016年24期

6 龚贤;;龚贤作品选[J];中国书法;1999年07期

7 张卉;;明亡前后龚贤在金陵[J];荣宝斋;2016年02期

8 庞鸥;;龚贤的尴尬[J];中国书画;2016年03期

9 马兰;;植根于传统 创新于自然——龚贤画风之由来[J];大众文艺;2016年08期

10 张卉;;高古森秀 厚黑空灵——论龚贤绘画之“黑”[J];荣宝斋;201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庞鸥;;龚贤“前半亩园”时期绘画鉴定依据[A];美术学研究(第1辑)[C];2011年

2 于欣荣;;水墨丹青寄情思——读清代画家龚贤的画[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C];2012年

3 刘宇甲;;论龚贤之探索性绘画[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孟繁玮;;北京画院藏龚贤《云山林屋图轴》[A];大匠之门 14[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浩云;龚贤的艺术及市场走向[N];美术报;2016年

2 张异连;贵州省人大副主任龚贤永视察档案工作[N];中国档案报;2001年

3 好运;龚贤佳构一路看涨[N];中国商报;2007年

4 李方重;半千山色[N];美术报;2014年

5 本报通讯员 陈晓岚;关注农业 关注民生[N];贵州民族报;2005年

6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李乘;诗画建构 写意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万能;群众心中一杆秤 为民务实称一称[N];南昌日报;2014年

8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李昌菊;兼容南北 雄秀明快[N];杭州日报;2015年

9 记者 史开云;全市关工委主任(扩大)会议召开[N];毕节日报;2013年

10 杨国庆;省关工委调研组到我州调研[N];黔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国保;龚贤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瑞;浑、厚、华、滋—龚贤积墨山水画艺术魅力初探[D];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2 温玉鹏;龚贤绘画形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邹振盛;龚贤在扬州时期的绘事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4 刘欣;清代龚贤积墨山水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5 沈圢非;从龚贤山水画的“黑”与“白”谈我的毕业创作[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6 穆晓庆;龚贤中晚期画风中士气的重建[D];南京大学;2017年

7 张斌;龚贤书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

8 周才林;浅析龚贤山水画中“留白”形态及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9 孙红红;浅谈龚贤独特山水画中的静[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曹晓倩;论龚贤从“白龚”到“黑龚”的艺术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6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06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