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重叠图像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6 20:33
   当代艺术是自20世纪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发展而来,加之“图像时代”传统绘画独特性的丧失,部分艺术家受现代主义艺术的绘画语言形式与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产成了新的绘画风格。他们利用图像作为素材来进行油画创作,通过对图像元素进行绘画再创作后的叠加、拼贴、并置来重构其意义从而形成绘画作品。这种创作方法不局限于某一地域或某一流派,甚至不局限于某个艺术家,笔者对此种创作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进行了范围界定,简称其为重叠图像式,并在本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当代绘画创作不可避免的反映着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反映着当下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作为当下社会实况和人们精神生活等重要方面的写照,当代绘画作品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本文选取当代油画创作中有着典型时代特征的重叠图像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究影响其产生、发展的重要理论、哲思及表现形式的源头,并进一步分析其相较于其他绘画形式在画面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同时探讨了在社会被图像信息萦绕,观看先于言语的当下,艺术家将运用什么样的重叠图像式绘画策略来表现思想意识,进而思考重叠图像式对当代油画创作的价值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了当代油画创作中重叠图像式出现所依托的理论观念,并考察了其表现形式的发展与变化,明确了此种绘画方式是符合时代变化并具有思想内涵的。第二章与第三章为本文的中心部分。第二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将重叠图像式绘画同其他绘画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就作品的空间表现、叙事方法、主题题材等方面展开讨论,体现了重叠图像式所具有的符合当下时代的独特研究价值。第三章从图像观看的角度探讨了重叠图像式绘画表达画面的策略方法。最后一章对重叠图像式绘画的意义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评价,指出其价值及对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简而言之,当代艺术正处于迷茫而又蓬勃发展的时期,在科技迅速发展和时代观念变革的影响下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却又无一不体现着艺术家所具有的敏锐觉察力和对社会变化的思考。而同时受到最典型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影响和图像时代冲击所形成的重叠图像式绘画无疑是值得关注研究的,相信这份研究能够为广大油画家的实践创作开拓思路并带来新的灵感。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3
【部分图文】:

安迪,霍尔,重叠图像


《玛丽莲·梦露》安迪·沃霍尔1966

毕加索,小提琴,葡萄,当代艺术


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以形象作为中心的著名的表述‘世界图像时代’,指出世界,德波宣判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景象社学的转向’已无人问津,更多的思想家转向’。”[5]批量产生从根本上动摇了艺术品的“原创存在,此时当代绘画面临失去话语权的潜能,以回到架上之姿来捍卫自身存在的现其创新性,成为了当代绘画不得不考虑像都开始成为绘画表现的一部分,直至安像拿来复制使其成为画面主体,复制重内容,这一举动为当代艺术带来了颠覆性出现在各地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画面之与变化

汉密尔顿,理查德,消费变化,工业发展


《到底是什么东西使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迷人》理查德·汉密尔顿19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格诺特·伯梅;高砚平;;图像与气氛——论图像经验的现实性[J];外国美学;2018年02期

2 张长虹;;亦真亦幻:图像与文献的交错[J];学术月刊;2017年12期

3 王进波;;谈音乐图像学[J];美与时代(下);2016年12期

4 ;刊前絮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年03期

5 李骁;;切萨雷·里帕的《图像学》与其哲学传统[J];艺术探索;2017年04期

6 王春阳;;浅论图像学视域下的戏曲刊本插图[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年20期

7 李森;;释画的困难——论图像的符号性及其阐释可能[J];文学研究;2018年01期

8 葛承雍;;图像艺术与历史文物[J];广州文博;2016年00期

9 丁月华;;中国当代艺术图像叙述中的理性与非理性[J];中国美学研究;2016年02期

10 赵斌;;以真实之名——论两种摄影图像的“意义呈现方式”[J];中国摄影;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郝青松;;图像景观与理论转向——中国当代消费艺术的图像逻辑批评[A];美术学研究(第6辑)[C];2018年

2 阎书昌;;图像史料: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历史的视觉性表达[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3 赵盼超;;中国民族美术史学研究范畴、特点与方法刍议[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家树;图像史学的实与虚[N];学习时报;2018年

2 陈淑君 常州大学;设计作品中的图像学与符号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美术史论家、中国《雕塑》杂志主编、清华大学高研班导师 宋伟光;“肥女”雕塑的图像学意义[N];中国文化报;2017年

4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 陈明;图像的选择与阐释[N];中国美术报;2017年

5 冯远;“杜家”图像——谈杜大恺先生的水墨画[N];中国文化报;201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 刘萍;中国影像史学研究任重道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薛倩;图像学为理解当代文化提供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孙慨;摄影研究中的图像学阐释[N];中国摄影报;2013年

9 付爱民;现代图像学引论[N];中国摄影报;2005年

10 王英f

本文编号:2827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27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