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诗性转换—纳比画派艺术语言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0-09-29 13:35
【摘要】:19世纪,在无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工业文明发展的背后,人们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破,身心受到巨大的冲击,内心也变得格外敏感。首先,从文学角度来讲,巴尔扎克等文学家们最先捕捉到了人们内心这种特有的敏感性,随之涌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流派,代替了与之社会脱节的流派。其次,在艺术方面,艺术家们不再崇尚自然写实主义,中世纪的圣母耶稣形象不能再抚慰这个时期的人们,艺术家和文学家更加关注人的本身,他们内心渴望冲破严谨的欧几里得透视原理的枷锁,吸收东亚美术的因素,用艺术表达人性,创造另外一种艺术审美。先后产生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纳比派,纳比派艺术家们分析并突破了画派之间的局限性,时常开会讨论艺术主张和风格探索,纳比派和高更、塞尚、雷东等等艺术家经常进行有关艺术活动和艺术观点的讨论,纳比派的第一幅画《护符》是在高更的指导下产生的。标志画派解散的画作《向塞尚致敬》,这幅画作上的人物形象都是与之联系紧密的艺术家,比如塞尚、雷东等人物形象。纳比派的主要艺术家有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Vuillard)、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保罗·塞吕西耶、莫里斯·德尼、保罗·朗松等。纳比画派作为一个艺术团体诞生于19世纪末,该画派呈现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语言对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纳比画派产生的艺术语言背景,然后在艺术理论层面分析艺术语言的“重构”,并进一步重点剖析了纳比派的主要艺术家作品中艺术语言的“重构”,最后概括总结了纳比派艺术语言的时代意义和美学价值。纳比派在各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前人艺术视角和审美意识,穿越生活的物质世界,用诗人的智慧创造了一个高度真实的“超验”世界,尤其在造型语言、图示语言、色彩语言、空间语言方面进行了一个充满诗性的视觉转换,重构了一个个超出绘画本体形象的符号,抒写了一个属于纳比派特色的时代,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创造了新的绘画逻辑,开启了 20世纪现代艺术的大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05
【图文】:

妇女,版画,后印象派,平面感


”邋2后印象派的画家致力于开创了新的绘画逡逑象派大师的艺术精华,在这个体系中创新逡逑成抽象的造逡逑的传入,给S邋^;-';邋’逡逑世绘和版画逡逑世绘和版画逡逑象方式作画,卜逡逑,再现精简逡逑平面感,加强逡逑属于画面的整逦图2-2《黄色基督》逡逑

高更,画面,情景,创作题材


朦胧的象征主义意味,而这种宗教意味在纳比画派的画面中也有明显的痕迹,尤其是塞吕逡逑西耶和德加,这两位艺术家的大多数创作题材都有着宗教气息。逡逑高更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图2-3有着很强的哲学感,逡逑画面前后冷暖色的对比,像梦境般“综合”的情景,让人陷入沉思。里面人物物体情景的逡逑组合有着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从一种纯粹的原始人类的视角看待这新生的一切,画面从逡逑左至右的人物情景象征着人类自身从生到死的繁衍变化,生存手段的演化,对生命本质的逡逑高更游走于印象派和逦图2_3《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纳比派逡逑间,对纳比画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纳比派的德尼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必须以丰富的逡逑色彩和简单的形状来画这些作品。高更,想着高更。”3高更简化画面中物体和人物的外逡逑轮廓,注重高纯度颜色的新空间的尝试和探索,颜色的构成是对简化形体的一种补充,是逡逑一种超自然之外的新直觉

老妇人,基督,先知,服装


现代西方美学家荣格指出“原始民族失去了逡逑样立刻粉碎灭亡。一个民族的神话集是这个逡逑原始器皿等一切可以称为艺术的可以等同逡逑边神秘的自然现象和未知事物不再变得那逡逑律可以被认知,生活中对神灵的依赖减弱,逡逑的范畴变得逐渐清晰,艺术一定程度上依赖逡逑,宗教需要艺术作为传播。逡逑动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逡逑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无意识受到宗教艺术的逡逑务,也不是为了宣传宗教教条,他们单纯逡逑尔曾经在《符号、神话、文化》曾经说到:逡逑在一起的;即便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它也逡逑”逡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竹意;;论纳比派绘画的艺术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3期

2 敖久丽;龙云;;浅析纳比派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03期

3 周晓玮;;纳比派的绘画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年06期

4 李黎阳;;温和的背叛——解读纳比派[J];读者欣赏;2013年06期

5 毛伟;;浅谈纳比派和博纳尔的艺术形式[J];美术大观;2009年03期

6 泓如;;“纳比派”绘画的中庸之美[J];环境经济;2018年17期

7 张艺;;纳比派绘画的艺术特征——以博纳尔绘画作品为例[J];小说评论;2012年S2期

8 刘宣;论“纳比派”的绘画艺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孟刚;;影响博纳尔绘画创作的理论因素[J];艺术探索;2008年05期

10 周建宏;法国纳比派画家——波纳尔和维亚尔绘画作品赏析[J];名作欣赏;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英;色彩的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张书彬 指导老师 中国美院教授 张坚;震惊与喜爱[N];美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瑛;诗性转换—纳比画派艺术语言的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周晓玮;纳比派绘画对我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明远;纳比派的色彩与画面形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黄海美;纳比派绘画艺术、精神与我的画[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筱之;纳比派绘画艺术对我绘画实践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洋;纳比派绘画语言对我新疆题材绘画实践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立影;心性的自由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8 刘冰;纳比派与分离派对我的启示[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罗琰娟;勃纳尔画面形式构成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刘富根;纳比派的画面形式语言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9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29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